足迹
《清宫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完结(第1页)

康熙满是期待与欣喜:“国家有疆域,谓之版图,版言乎其有民,图言乎其有地。qdhbs朕有民有地,却不知民有多少?地有多广?且朕在数次治理河道和平定三藩时亦发现,虽然我大清沿用了明朝的地图,但疆域错纷,幅员辽阔,方舆地理,又今昔互异,实在是不便得很啊!若朕能留下一幅我大清的精准的地图,正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了!”

“是啊!而且,皇上难道不想知道我大清的江山到底是怎样的吗?山高有多高?水长有多长?有着怎样蜿蜒的边界线,又有着怎样平坦的沃野呢?”东珠笑意盈盈地看着康熙。

康熙一脸兴奋更一脸感慨:“想!朕很想知道,而且朕不仅想知道我大清的样子,还想知道我大清在这世界上的样子。朕不仅要认识我大清,更要认识世界。”

两人的手紧紧缠握在一起,这一瞬间,他们不仅是久别重逢的爱人,更是莫逆的知己、心灵相通的挚友。

几日后,康熙携着东珠的手登上了长城箭楼。

地上铺设了红色的毛毯,毯子上摆着一排供桌,桌上整齐的摆着“准”“绳”“规”“矩”“表”“司南”等中国测量工具,旁边康熙、东珠、外国使臣、大清的大臣们列阵站在供桌后。

康熙面向众人:“朕今日,着尔等重新测绘我大清江山,不仅是大清,就是世界,也要清晰地呈现于朕的眼前,呈现于天下人的眼前。”

三声礼炮响起,礼炮的余烟袅袅升起。

东珠走到中外大臣前:“历来测绘江山地图,中外皆有之,但都各行其法,不免各有偏差,今日我等测量大清山河,当寻中西合璧之法。”

东珠说着,又侧身指向供桌上的器具:“既用中式测量工具,又用西式测量方法,力图测绘出世上最精准的地图。”

众人俯瞰,长城内外一片巍峨之景。

康熙钦命法国传教士白晋、雷孝思等人从长城测起,至次年一月返回北京,制成一图,此图长约46米,不仅展示了长城地势上的迂回曲折,还标明了所有的山脉、约300个大小城门以及全部的军事据点。康熙亲自测算考证后方命白晋等人测量全国。

到康熙五十六年一月除新疆及西藏部分外,测量工作全部完竣。各路测绘人员回京后,在杜德美的指导下,编绘完毕关内十五省及关外蒙古各地地图,取名《皇舆全览图》。

康熙在十八世纪初叶,进行如此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实地测绘工作,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可谓一个举世争先的创举。

归化城,安北将军府。

庭院内,费扬古与孙之鼎一边烤肉,一边喝酒。

费扬古面色感慨:“所以,当年那场大火,她并没有丧生,而是通过密道逃了出去。”

虽已过不惑之年,但孙之鼎依旧是一脸顽劣之态:“所以啊,她让我代为转达对你的谢意。没你,这事也办不成!”

费扬古一脸疑惑。

“还记得康熙四年,南苑猎场,行刺皇上的那名女刺客吗?当年你把她送到我府上诊治的时候,她只有一口气,是我救了她。而她,给了我很多惊喜,其中之一,便是她祖上的遗物,当年明朝修建紫禁城的图纸。”孙之鼎揭开谜底,颇有些得意。

费扬古一声轻叹,说不清是什么情绪,只觉得往事如烟,再难回首:“当年东珠为了出宫,与皇上打赌,却被那女子的行刺搅黄,想不到最终,却是因为她才得以脱身重生,可见人生的机缘真是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