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完结(第1页)

文生、大宝小宝、妹妹。dashenks

到了家,闫润芝已经做好饭,除了时蔬等家常菜,她和程蕴之还商量做了个腊肠炒烟熏鱼。烟熏鱼泡一上午,鱼肉撕条,油爆香花椒大料,然后料捞出来,再爆炒葱姜蒜,把腊肠炒得透明,加上鱼肉炒,加入酱油、盐、糖,小火焖软入味。

如果有米饭来一碗,那可香甜鲜美,没有米饭,把馒头放进汤汁里泡一下,吃起来也一样鲜美。

姜琳闻着味儿就口水得不行,“爹、娘,你们做的菜,都把食谱记下来啊。”正好给程蕴之找事儿干,省得老爷子生性敏感,闲着容易闹心事。

下午姜琳和程如山继续去帮人铺瓦,傍晚的时候,段长安送来一车瓦。程如山帮着把瓦卸下去,又跟段长安说晚上请他和朱俊杰吃饭,就在朱俊杰那里。

段长安高兴地说他去找朱俊杰打招呼。

程如山要跑运输,虽然自己和戴国华一辆车搭伙,可他觉得这种工作不是一个人做的,最好还是找两三个伙伴儿合作。

如果是别人,自然不会这样,毕竟司机是很吃香的职业,贸然找别人搭伙儿帮忙,万一让人把自己顶了呢?一般人是绝对不待这么干的。程如山想法不一样,他既不怕别人顶了自己,也自信别人顶不了自己。

姜琳给他收拾一些腊鱼干,让他带去给两人。

闫润芝做饭的时候,程福军亲自来请程蕴之,“二哥,咱们去大队说话。”

程蕴之他们在村里身份特殊,以前都是叫爷的,现在不流行那一套,但是也不能全按村里其他人辈分来,所以他们就按年龄来称呼了。反正他和程福贵也算一个辈分的,叫程蕴之一声二哥也行。

程蕴之倒是无所谓,对称呼之类并不执着。

他道:“要是正事,等冬生回来,我现在乍回来,也不管事。”

程蕴之从年轻时候就不管家事,都是大哥管,现在回来,他自然也不贸然插手。

程福军道:“有些事还是和二哥说方便,冬生毕竟年轻,有些事情说不开。”

程蕴之想了想,就跟闫润芝和姜琳招呼一声,他去大队部。

闫润芝赶紧悄悄叮嘱他,“要是大事,你就说拿不准主意回家商量,别自己做主。”

程蕴之点头,“我知道呢。”

程蕴之去了大队部,房子是他从小住的正院,结婚以后他就带着媳妇儿搬去偏院,现在重回故地,说不出的五味杂陈。

除了程福军还有程福联以及其他干部,倒是没看到程福万那些碍眼的。他们主要想和程蕴之商量一下归还财物的事儿,有些东西早就分了,根本没法还,房子的话大队部各生产队部还用着,要是还了大队部都没地方。

他们也很为难,想和程蕴之提前商量一下。

程蕴之听了道:“书记、大队长,这个事儿我真做不了主。你们和冬生商量吧,要不你们问冬生媳妇也行。”

程福军等人没想到程蕴之现在这样没脾气,什么都不做主,什么都问儿子媳妇。他们也叹了口气,当年的二爷,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啊。

程蕴之和他们说一会儿,因为各种复杂的因素,彼此相顾无言,说起来实在有点尴尬。

程福军他们不是坏人,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对他们出手,公事公办。

程蕴之不是心胸狭窄的人,对他们也不会怀恨在心,但是二十来年的逆境沉沦,让他也没那么容易敞开心扉再称兄道弟。多年的运动让他养成不乱说,不主动开口的习惯。宁愿做哑巴不要随便说话,说出去的话就收不回来,可以被当成证据。

没办法,程福军只得先让他回去。

程蕴之走到巷口,正好碰到来接他的姜琳。他就把大队的意思告诉姜琳,要是老大总为这点事儿闹腾,叫程蕴之说还不如留给大队,不要还回来。

姜琳看他腿脚不好,过门槛的时候扶了他一把,回到屋里,闫润芝已经摆好饭。

姜琳:“爹,我有个建议。”

“宝儿娘,你说。”

“那大院子那么大,拿回来咱们现在也不合适住。”这时候还是敏感的,住进那么大的院子会遭人非议。

闫润芝:“我也觉得,太大了,空荡荡的,我们住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