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完结(第1页)

她笑着摸了摸头上的帕子:“好看吧?我和你说,最近买的人可多呢。2022你不知道,她们都说黑皮鞋白袜子、的确良手帕子,这是女孩子必备的。市里供销社下来采办,都想要呢。”

尤其前阵子把那几个人打倒以后,政治环境对文化的压制放松很多,有文化又有审美的人们就和石头缝里的小草一样,立刻就钻出来吸收阳光,汲取美的事物。

之前哪怕都是灰蓝黑的颜色,好美的女人们也会想办法弄个红格子、绿格子花样,或者里面套个红色的毛衣,把手套染成黄色红色的,反正总要来点和别人不一样的。

这会儿有人卖这样好看的绣花背心、帕子、书包、布鞋,她们立刻就一传十十传百地找过来。

“我做主,把价格提了五分,反正买的人再贵点也买,不买的人你再便宜她也不买,索性就当高档品卖呢。”陶珍很得意。

因为别处没得卖,只有她有,所以她觉得宣传得是多么珍贵难得的好东西,既能提高价格,还能提高档次。

姜琳笑起来,“陶珍你真是天生的售货员,做得越来越好了。我们村的嫲嫲们跟着你沾光赚麦乳精钱,都感激你呢。”

老太太们自然不知道陶珍的存在,可这样说,陶珍就越发高兴。

她拉着姜琳亲亲热热地聊了一会儿,末了还不忘把自己囤的一些内部货卖给姜琳。以前她都攒着拿回去做人情,后来发现做人情的一多半并不感激她,反而横挑鼻子竖挑眼,她索性就留着给姜琳,还能换钱呢。

姜琳又跟她讲收音机的事儿。

以后政策更放松,她可以让大哥二哥组装更多不同型号的收音机,拿到乡下来那就是抢手货。

陶珍惊喜交加:“收音机?姜琳,你咋这么厉害?”

姜琳笑道:“是我哥他们厉害,我大哥是省大毕业的。”

陶珍立刻星星眼:“那时候的大学生啊,好了不起啊。”顺便鄙视一下现在的工农兵学生,撇嘴,小声道:“得意什么啊,大部分都是走后门去的,初中文化都没呢就去读大学,出来什么也不会,还分派当干部呢,简直太气人了。”

姜琳道:“也有靠本事去的嘛。反正要是有机会,咱们也去。”

“哪里有机会啊,都要单位举荐呢。”陶珍撅着嘴。

其实她也就是不平而已,她自己也不够资格去上,只是因为有更不如她的去上了,她就格外不平衡。

姜琳和陶珍说了一下,就告辞回家。

到了村口她也不回家,直接骑车去公社屠宰组拿肉。

一个月三斤肉,她一般月初拿一斤,下旬拿一斤,中间再拿一斤。这可是比大队长还滋润的小日子呢。

今日朱俊杰不在,交代别人除了一斤肉还给她一些碎骨头,可以回去熬汤煮面条。

在乡下板油、肥肉最吃香,瘦肉马马虎虎,下水、排骨等也能卖掉,骨头这些社员们很嫌弃。哪怕便宜,社员们也不乐意买骨头,因为熬骨头汤需要多烧柴火,乡下柴火也不是那么容易来的。所以一般骨头就被内部人员处理分掉,或者自己拿回去,或者做人情。

当然肉不是天天有的,需要掐着公社杀猪的日子。姜琳的,朱俊杰都会帮她留着。

姜琳另外花钱买了一点猪肝,拿回去煮煮蘸蒜泥,大人孩子吃着也能补补营养。

她把肉挂在车把手上骑车回家,到水槐村村口,正好对面驶来一辆绿色的大卡车。

姜琳一下子就认出来,停自行车跟他们挥手。

程如山看到姜琳当即刹车,打开车门一跃而下,看她挂在车把手上的猪肉,笑起来,“媳妇儿越来越厉害,一算就知道我们今天回来。”

姜琳笑道:“这是你们赶巧,碰上我买肉。”她去和戴国华打招呼,“戴大哥,时候不早了,吃饭再走。”

戴国华也不推让,他熟门熟路的,也不用带路,自己就拐去村里停车。

程如山推过自行车带她回家,文生和大宝小宝已经听见卡车的喇叭声,一起从大队跑出来。

戴国华跳下车,学着程如山的样子,一下子把大宝小宝俩抄起來,一胳膊夹一个,过过瘾。

文生则接着程如山,把自行车要过去,对姜琳道:“娘,我带你耍。”他骑上自行车,驮着姜琳围着大卡车转圈。

大宝小宝和文生笑得哈哈的,天真又烂漫,姜琳被感染得也像个孩子,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