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新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冶铁承包(第1页)

听到范文彦的话,陈正不由嘴角抽搐了两下。

自己抢生意抢到了皇太极头上,这……算是为民族做贡献了吧?

只不过等到给皇太极交货的时候,估计粮价能飙升不少,皇太极估计得多花点钱了。

一想到可以让建奴多出点血,陈正顿时感觉非常满意。

不过对于晋商的宰客行为,陈正依然很不满意。但也没有办法,陈正现在需要晋商的商路以及人脉,除非陈正可以培养起一个独当一面的商会,否则他只能继续依赖晋商。

谈妥之后,陈正只留了范文彦一天,范文彦就带着人离开,尽快回去调派物资。在晋商走之后,陈正仔细算了一下,这一下子就花掉了大半的银两。而剩下的银两,陈正还需要省吃俭用,留下很大一笔银两来准备给军队发军饷。

现在花销大的吓人,而陈正的进项却很少。陈正要是不尽快找到赚钱的路子,要不了多久就得破产。

“棉花等作物的种子短时间可能用不上了,想要赚钱还得想其他的办法。”陈正沉思起来,这个时候他开始考虑自己前世有什么可以用的技术能现用。

很快,陈正就把目光看向了重工业的基础产业——冶铁。

在明朝时,冶铁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各地都有大量的钢铁冶铁工坊。即便现在是明末,明朝的钢铁产量依然是世界最高。

而陈正发展冶铁工业还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地理位置。

陕西南部有很多铁矿,距离近且运输轻松,原材料易得。而其北面就是边关,关外的蒙古人对钢铁的需求趋近于无限。

只要能把钢铁冶炼出来,并想办法买通边关,把钢铁走私到关外,很容易就能从蒙古人手上卖个好价钱。

至于蒙古人获得大量的钢铁和武器之后会不会威胁明朝统治……短时间就不在陈正考虑范围内了。

一念之下,陈正当天就赶到兵工坊,找到了老工匠韩究来商讨扩大冶铁生产的问题。陈正向韩究提出了他打算扩大冶铁产业,并大量锻造钢铁的想法,而韩究却表示办不到。

“将军,这很难办到。”韩究连连摇头,并向陈正答复道。

“我现在的人手仅有几十人,也就勉强够维持现在的甲胄箭矢生产。根本腾不出足够的人手来扩大钢铁产量了。如果将军想扩大生产,我这肯定会耽误武器的锻造。”

“我可以多拨给你足够的人手,你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手来锻造。”陈正摸了摸下巴,思索着说道。

“培养学徒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啊。”韩究有些无奈,他摊了摊手道,

“更何况即便能培养起那么多学徒,我也未必指使的过来,短时间想扩大生产还是很麻烦……”

“好了,我明白了。”陈正点点头,基本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他沉吟了一番,拉住了韩究的手询问道。

“我记得你曾经是榆林卫的官营工坊的工匠吧?按照这么说你曾经是官府的工籍,地位应该不算很高吧?”

“是,某祖上三代都是铁匠,将军问这个干什么。”听到工籍,韩究就有些不高兴,不过面对顶头上司还是硬着头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