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新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张献忠震惊(第1页)

走出账房之后,陈正脸色非常的不好看。他忽然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富裕,最起码现在不富裕了。

“怎么会花的这么快?我分明已经很节俭了。”陈正很头疼,一边回忆一边自言自语着,

“两千多军队,几个月下来就是上万两白银的消耗。夜不收负责贿赂附近官员,发展情报网也得花钱,买粮买盐……”

“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十几万两白银短短一年时间就花的一干二净。这样下去还了得?我不得破产了。”

陈正现在突然感觉,选择精兵路线当坐寇也不是个好的选择。天天不流动只据守一地,在还没有运营起来的时候只能坐吃山空。

计划做的再好,也得有资本等到收获的时候才行啊。要是等不到那个时候资金链就断了,那叫烂尾楼。

总而言之,陈正现在必须得立刻想办法赚钱,并且是短时间的收获。因为韩究的工坊尚未完成,而且商路也还没打通,没法短时间给陈正回血。

至于两县收的税,那不仅慢而且太少,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那么摆在陈正面前就只有一条路了。

打!

“派人去延长县把贺洪武叫来,我们估计还有仗要打了。”

…………

…………

…………

延安府,从延川县回来的李定国转了好几遍,才重新找到了张献忠的营地。

回到营地的时候,李定国看到兄弟们大多都面黄肌瘦,精神萎靡。虽然中间不少士兵也是边军出身,有些士兵还把当兵时的装备带出来了,但完全没有一个士兵的样子。

他们当了流寇之后,整天东奔西跑,除了勒索地主,洗劫村子之外没啥能干的。至于县城,他们有时候连县里的衙役都打不过。

这和他在延川县见到的陈正的兵马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李定国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延川县的义军一个可以打他们这边五个人。

张献忠本人也当过士兵,同样会打仗。但是带着这样一群战斗力低下的军队,也只能跟明军玩躲猫猫了。

李定国回来,几个营里的管队立刻上来打招呼问候。李定国一一回应着,一直走到了张献忠的营帐。

“义父,我回来了。”李定国掀开脏兮兮的营帐走了进去,大声说道。

“定国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被穿山甲扣住了呢。”

一个看上去有些苍老的汉子坐了起来,看到李定国非常的高兴。

“你要是再晚回来几天,我就得提兵去延川县找你了。”

他便是张献忠,看模样都得快四十了,但实际上他也才二十来岁而已。

要说张献忠也是个传奇,他务过农,行过商,当过衙役读过书,抡过大锤扛过枪。一直到崇祯二年,张献忠在军队里也混不下去了,最后振臂一呼,带着士兵造反了。

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显然张献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而张献忠也绝非是庸才,他麾下的流寇营虽然比不上陈正的兵马,但也是农民军响当当的王牌。

而且张献忠不同于陈正,他什么人都要,逃兵,逃犯,流民……只要你愿意跟着张献忠,他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