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汴梁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分散逃亡(第1页)

官差押着一众僧人前行,不久就走到山下。从大觉寺出发已是正午,连续走了两个时辰之后,大觉寺众人早已喘息不止。吴忆看着智印老和尚年逾七十,腿脚一点也不利索,出发之时便叫了明心一起去搀扶,随着众人一起前行。

大觉寺山下二十里处是一处集市,唤作五池口,大觉寺里采办物品也经常到此。

五池口街道上两匹马飞奔而过,马上两人不断抖动缰绳,急速前行。

“吁……!”

一人勒马,举手示意停下,另一人看到立刻拽紧缰绳。

“刘兄,今日便在这五池口歇了吧,给马喂些草料。”一人说道,

另一人答道:“好,找家客栈歇息一晚,明日继续赶路!”

……

五池口是大觉寺到汉水河堤必经之路,官差押着众人正好行至此处,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通通闪开,勿要挡道!”王三骑马先行,驱赶队伍前方挡路之人,刚才在马上的两人也退到路旁。

路两侧站满围观的人,好奇的看向这只奇怪的队伍,议论纷纷。周天子灭佛诏书已经传檄天下,大周各个州县之民均已知晓。如今街上的情况着实新鲜,于是围观之人越来越多。

吴忆、明心走在队伍中间,四周各有官差随行,和尚们稍稍走慢些就会被官差们拿着路上捡来的枝条一阵抽打。

吴忆四下寻望,看到前方路旁两匹骏马特别吸睛,顿感好奇。马上两个人正驻马等待押解队伍通过。两人虽是男人装束,但其中偏又生的好似女人,眉如远黛,皓目明眸,一袭青衫。吴忆心说,这家伙长得太秀气了吧,偏又是个男的,不由多看了几眼。

骏马上的秀气男子这时候也看向了吴忆,吴忆在一众僧人群里也是独树一帜,头发由于太短也不像寻常男子收束盘起,也不像和尚一样剃度,身上穿的是褚衣而不是僧袍。

吴忆与秀气男子目光这对碰在一起,随即各自移开。正这时,明心拽了拽吴忆衣衫,吴忆这才收了神继续朝前走去。

“真是奇怪,刘兄,你看那个不是和尚怎么也被抓起来了。”青衫男子向马上另外一人说道。

被唤做刘兄的男人一脸无语,转头对青衫男子轻声说道:“额,来之前,我父亲本不让殿下跟随,殿下偏偏不听。咱们还是别节外生枝,等这些周兵离开之后去投客栈吧。”

青衫男子有些生气:“刘崇谏!我知道轻重缓急,勿需你教!”

说完勒转马头,不再搭话。

出了五池口便又是山路了,山路有些崎岖不平,甚是难走。

王三依旧骑马走在前首,大声说道:“都怪你们这些和尚走的忒慢!半天才走了这么点路,天已黑了,就在此地休息,半个时辰后继续赶路!”

王三说完便翻身下马,唤来几个手下吩咐一番。

几个手下听完吩咐,立刻安排大觉寺众人停下休息,四五十官差将十多个大觉寺僧人围在中间,轮流放哨休憩。见和尚们累的在地上休息,并没有逃跑意思,便自顾自啃起了干粮,众僧只得捶着腿眼巴巴看着官军吃干粮,腹中空空。

吴忆此刻也是很是疲惫,拉着明心挪到智印身边。老和尚此刻正拄着明心临时找来木棍,一身狼狈模样。

几个官差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从他们口中大觉寺众人才知仍需要走三十余里,才能到汉水河堤工地,这路上全是偏僻山路。还有那个叫王三的官差头子,原来是个副都头,平时被大伙叫做王副都头,他的上司是一个姓罗的都头。之所以那么着急赶路,是因为罗都头早已等在汉水河工地,下了严令,明天是将大觉寺众僧押解到达的最后期限,否则全体受罚。

明心见如此情况,忙关心问道:“住持大师,待会我背您走吧。”

智印倚着大树,双眼微闭:“不必如此!”

吴忆心说都到这步田地了老和尚还嘴硬,随即想想老和尚在大觉寺待了一辈子,如今也是风烛残年,不想又遇到此等祸事,不由得感慨起来。

吴忆、明心、智印三人挤在同一棵树下,抓紧时间休息。

吴忆突然想起智行,这老和尚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今天大觉寺众僧集合时就未曾见到。难道他连自己徒弟明心也不在乎了么,这甩手掌柜当得也太潇洒了,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明心说智行之前就时不时很多天见不着,早习惯了,他那个师傅与寺里人基本没啥往来,住的还是寺中最偏僻的房间。明心想了想说幸亏是这样,不然师傅得跟着咱们一起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