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侯门闺秀穿七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完结(第1页)

等沈国忠回家把这事跟王云芝说了,就是王云芝都替老太太高兴,和沈国忠说:“人都说好人有好报,咱五婶是个好人,可惜子女缘上太艰难了,有知青在她家里搭饭好,我往常空的时候过去看过,老太太自己一个人吃得太对付了。159txt”

这事沈国忠也知道,只是能帮上的太有限,之前提过让老太太搭在自家吃,老太太死活没肯应,那以后上门走动都少了,怕给人添负担。

王云芝又说:“老太太对咱家孩子是没得说的,白天已经分了点肉给咱们,可能是猜着那点份量不好做红烧的,吃晚饭前还端了点红烧肉过来,看着瑶瑶夹着吃一块她自个儿笑眯了眼,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沈国忠自然晓得,说:“咱领老太太的情,国怀没了,咱把她当自家老人孝敬就是。”

王云芝点头,想到她闺女吃晚饭时的样子,笑了出来。

“你是没看到,咱瑶瑶那个满足样,要照你说的那样再给她单独做碗白米饭配着,她晚上做梦怕都要乐出声儿来。”

沈国忠也笑,他倒是交待了王云芝给闺女单独蒸饭,可这话交待完就是双抢了,煮粥蒸饭这两样活计就都叫他闺女揽了去,还真没轮上王云芝干这活,沈瑶也就一直红薯饭吃着。

红薯饭和新鲜红薯完全是两回事,这是把收上来的红薯收上来晒干切成米粒大小保存的,根本没有新鲜红薯那样好的口感。

沈国忠笑笑说不急,等过了双抢就把活接过来,到时再给她做大白米饭,夫妻俩说过一会儿话才叫上沈刚收拾着准备出门拔夜秧了。

次日,贺时和徐向东跟沈老六家说了声,不在他们家搭伙了,说是才知道村里还有烈士家属,还是个孤寡老人,理应照应一点。

这消息砸得沈老六一家子都懵圈了,两知青不在这里搭饭,意味着她们吃不到肉,跟着沾不到油水了。

好在沈老六还算稳得住,心里心疼得不得了,到底还是说:“没关系,这个原本也是你们的自由,国怀牺牲了,照顾下五婶应该的。”

贺时笑了笑,自顾上工去了,他一走,沈老六家最小的两孩子哇一声就哭起来了,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

小孩儿过了一个月好日子,左右邻居家的小伙伴都羡慕死了他们能吃肉,这下肉没了。

第17章偶遇

双抢结束时已经是八月初了,当天晚上不用再拔夜秧,忙了半个多月的村民都早早倒床上,扎扎实实睡了个舒坦觉。

第二天起来一个个精神抖擞,无它,一年中最忙的时候熬过去了,就今天,村大队会杀一头猪,半头交任务,另半头拉回来队员们打打牙祭。

照前两年吃大锅饭时的规矩,这一天队里已经不再用的大食堂会重新开起来,自然,不是全村人都能吃的,这是犒劳在双抢中干活出力最多的壮劳力的,各小队会计这天一大早就要把自己小队的记分本带上,到村大队部那边报上有资格吃猪肉的壮劳力名单。

村里女人最多只能拿8工分,不算是满工分,所以女人孩子是没份儿的,男人在双抢期间干活偷奸耍滑出工时间不够的也不行,所以有这资格的还真不算多。

像沈国忠管的第八生产小队,一百多口人里壮劳力只得二十多个,其中两个还是知青,一个是宋晋诚,还有一个就是贺时了。

猪是天不亮就送到食品站指定的屠宰场去的,半上午就运回了村里头,村里空置了许久的大食堂从十点钟就格外热闹,有资格吃肉的村民有一些早早带着碗筷在院子里候着了,反正田里活都干完了也没啥事,端着碗在这里聊聊闲天插科打混也不错,难得二十六个小队的人都聚齐的时候。

贺时和宋晋诚是被沈国忠叫上一起去的,贺时倒不知道自己竟然也成了有吃肉资格的壮劳力,徐向东在旁边笑得不行,小声打趣贺时道:“你说你爸妈知道你在乡下表现这么好是个什么反应?”

贺时没搭理他,照着沈国忠的提点,拿个饭盒跟他一起去了大食堂。大食堂就在大队部边上,边上就是大队知青院,十一点不到,这一片地界儿就弥漫起浓郁的肉香味儿,平时在各自屋里要么睡觉,要么捧着书看的知青们也被那肉香勾了出来。

老知青都见过这场景,这会儿也站在知青院外的空地上看热闹,饶是觉得自己和这些乡下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是城里人,这会儿也羡慕人家能大口吃肉了。

知青能常吃肉的也不多,还是看家境,家里条件好些的经常给寄钱寄票的日子就要好过些,家里本来就紧巴的就只能靠自己了,勤快点的赚多些工分,自己省吃俭用还能寄回点钱票贴补家里,不过大多能顾着自己混口饭吃就不错了。

陈玉珍家境只是一般,但是家里只她一个女儿,她又会跟家里诉苦,她爹妈和上头的两个哥哥倒是都肯接济她一二,在一众知青眼里,都觉她家境挺不错,事实上陈玉珍自己也把自己摆在家境不错那个位置上,对于这些靠着天天埋头出工来换口肉吃的老农并不怎么看得上。

等看到上次抹了她面子的贺时也跟着个老农民一起拿个饭盒来等着吃肉的时候,眼里闪过不可置信,难不成她看走眼了?不会,贺时手上那块表她不会认错,可真有钱怎么还能在这,今天来吃肉的可都是双抢期间每一天都赚了满工分的,但凡条件过得去谁那么拼啊,莫不是个打肿脸充胖子的?

她压榨着家里人把自己包装成家境不错的女知青,免不得也那么去想贺时,心里得出那么一个结论,之前被贺时当众不给面子的郁气都散了一些,原以为是北京的干部子弟,看来也不怎么样才是,眼里闪过一抹鄙夷之色。

贺时不知道他来吃顿肉,叫人心里想了那么多,自然,知道了也不介意就是,他素来不太在意不相干人的看法。

别看半头猪挺多,实际上全村大大小小二十六个生产小队,今天能来吃肉的壮劳力总共有七百多人,一百多斤肉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其实不多,也就是打菜的那种大勺,一勺肉菜一勺素菜。

这七百多人里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带着碗筷来的,另一种只端个海碗。

带碗筷来的去打了饭和菜,端着就在这大食堂里直接开吃,只带碗不带筷子的,是打了饭菜趁热直接端回家里,给家里的老婆孩子或是老人加个菜,一家人一起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