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侯门闺秀穿七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完结(第1页)

做这一切,就是为了等这一天,原以为最快也得到明年九月,哪料到这一年b大和q大会再扩招。ggdbook

一经听闻这个消息,沈瑶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进食品厂这半年,她哪怕调进工会,也为厂里改良了六个方子,赵厂长曾说过,厂里今年能评上先进,有她好大一份功劳。

四个名额,推荐谁去就成了大问题,厂里数千职工呢,各方面条件能符合,平时表现又还比较好的,厂工会经过讨论以后定下了三十多人。

也就是说,上大学的名额将在这三十多人里产生,沈瑶办公室,陈易和荆亚梅都在列。

厂里也不独断,搞民主投票制,特意发了通告,公布了竞争这次名额人员的名单,投票时间定在周五,大礼堂里,三十多个候选人全天在那里呆着,等人来投上一票。

时间定在周五,也给了大家充分的活动时间,拉票!

工会和办公室这边和沈瑶交好的人,都没等她开口,见到她就悄悄说了,票给她留着,不止这样,还表示会帮着她拉下票。

沈瑶宿舍几个姑娘也是,下了班各宿舍窜着给沈瑶拉票,沈瑶心里对她们很是感激。

她自己也没歇着,一家家车间走访去拉票。

她的拉票意外的顺利,为什么,她进厂时间是不长,可论起来整个食品厂里,还真找不出多少个群众基础比她好的人来。

因为什么,因为点心啊,她在一车间时的三款点心就调动了三个车间的流水线生产,这三个车间可都是她亲自去带了几天的,而后调到工会,也出了六个点心方子,可以说,江市食品厂,没有哪个车间沈瑶没进去做过技术指导的。

她因为着中秋晚会上的节目本就出名,又做出那么多新式样糕点来,还别说,人缘不是一般的好。

一人能有一次投票权,拉票的人多,有些在厂里呆了多年的老同志认识的人也多,三十多个人呢,一个人经常被四五个人同时拉票,你投给谁去?

投给谁都得罪别人啊,等看到沈瑶进车间拉票,有那脑袋灵光的,一拍腿,投给沈瑶啊。

人对厂里贡献多大啊,看看每天通告栏上那字,人家也有文化,投给她那是觉悟高,那必须的。这样那帮朋友谁都没话说。

到最后,极富戏剧性的,沈瑶一个人得票985票,远超第二名的303票足足六百余票,稳稳妥妥拿到了名额。

沈瑶回村,第一件事就是把这消息通知给了贺时和她表姐。

贺时看重不看重这次机会,她都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的,而最最需要这样一个机会的人,其实是她表姐王巧珍。

贺时听到消息就找了沈家庆,沈家庆根本都没听说有这么回事。

也是,一个市里左不过一百多个名额,市里各单位都分不匀呢,上边分得差不多,才会有点名额漏到乡里来,沈家庆借了贺时的自行车就去了趟乡革委会,还真是有这么回事,可整个乡也就三个名额。

得是下面各个村推荐上来,再由革委会选出三个人推荐上去。

这个周日,沈家村也沸腾起来了。村里能推荐五个名额,不过到了乡里说不准五个全都会被刷下来也不一定。

可就是这么一个初选名额的机会,也叫村里的年轻人和一众知青们红了眼。

对农村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他们唯一可能成为城里人,吃上商口粮的机会,对知青们来说,这是他们眼下能返城的最好机会,而且,读个大学,出来就能分配进单位,未来可期。

事关利益,谁不争抢,村里符合条件的后生读到初中的不算太多,知青院里那可是个个都符合的,平时关系好的不好的,这会儿也不扎堆讨论了,心里思量着怎么各显神通呢。

第79章

沈家庆这小半年也和贺时相处出交情来了,油茶树的事不说,单养猪场和手工活这两样就让沈家村社员的日子比其他村的人过得要好。

贺时让他打听事,他没问缘由,先去打听了回来,这会儿才问贺时打听这事是不是有想法。

贺时点头,直言他想上大学。

沈瑶要去北京上大学,他比沈瑶还要激动,跟着去是一定的。

沈家庆明白了,点头道:“你这么说了我心里就有数,反正咱村里肯定会给你推荐上去,全乡只有三个名额,那么多村子呢,也不知道有多少关系户,你这事我亲自找找乡里,你在咱村里表现确实好,无论怎么着,我尽力给你争到一个名额来。”

他也想清楚了,革委会那边要是不给贺时这个名额,他就敲敲边鼓把贺时和邢市长的关系给透一透,一直以来都是贺时在帮村里,难得有村里能为他出点力的事,怎么着也得给他办成喽。

八小队这边,听到消息的王巧珍也找她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