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侯门闺秀穿七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完结(第1页)

小月儿也差不多,梁佩君说这是外婆,把她递给王云芝的时候,她被王云芝抱怀里,看一眼自家爸妈奶奶都在呢,哥哥也给人家抱着,淡定了,正常的,安心。sangbook

王云芝把外孙女儿在手上掂了掂:“这养得真好,还一点不认生啊。”

梁佩君就笑,“打小儿就推着满学校转的,见惯了人,一点不知道怕生。”

b大一些个老教授没少抱这俩娃儿,这是习惯了,只要能看着家里人,递给谁抱都乐呵呵的。

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回了江市食品厂家属区,一路碰到不少熟人打招呼,她就停下介绍几句,等进了家门,已经不少人知道她女儿女婿回娘家了,同来的还有个穿着很体面的亲家母,然后就是沈瑶生了对龙凤胎的事,沈瑶在食品厂可算是个明星人物,不知道的少,聊起来少不得都要说她命好。

石头和月月到了陌生的地方也没什么不适应的,原来就总是学校和大院两边住,住宿环境几天一变都习惯了,到了外公外婆家也没什么不适应的地方,被放在客厅的小床上就两头爬,大人拉了凳子在床边坐着聊天。

十点多王云芝进厨房里做饭,梁佩君也进去帮忙,一个勤恳朴实,一个本身素质就高,又加之对儿媳妇孙子孙女喜欢,亲家俩在一起,热热乎乎跟老姐妹一样的,半点没有寻常人家亲家相见满嘴机锋的模样。

中午吃饭的时候,贺时问到自家岳父在乡公社的工作怎么样,沈国忠略聊了聊,倒是想起有一事要托他问问,看自家女婿能不能帮上忙。

说起来,这事是马主任知道沈国忠女儿女婿要回来,特意托他问的。

这几年部分乡镇开始建发电厂,农村也能通上电,煌溪乡本来就有条大溪,建水利发电站的条件是俱备的,乡里头也能申请到经费,只一点,这电要通到底下各个村落里,就需要大批的电线杆,这东西,他们一时没门路买到。

马主任自己跑了几个月都没成,这时候全国到处陆陆续续铺电网,电线杆这东西就是供不应求的,没点本事还真没辙,多少知道些贺家的背景,这回沈国忠请假,马主任可不就想着叫他跟贺时提一嘴,看贺时能不能帮忙找到门路。

贺时听了这话,倒没觉得为难,说起来,马主任帮他不少回,这还是头一遭跟他开口,还是为了整个乡镇老百姓的事,他挺乐意帮忙的,接下话头说他去打听打听。

他办事利落,当下就出门往邮电局去了趟,给几个发小打电话,问谁家有这门路的。几通电话一出去,还真叫他找对了人,其中一个同学家的叔叔就能弄到这东西,问了具体数量,拍着胸脯就应了下来。

只是从北边儿运到南边,这得走铁路那块,运费上要多出点儿成本,恰这是熟人,贺时开了口,他跟他叔叔一说,那电线杆是按成本价作人情卖给他们的,就是加上运费,也比在南方直接买要省下不少。

贺时谢过对方,要了同学叔叔一个电话,说到时让老丈人直接跟他对接。

马主任折腾了三四个月弄不成的事,他几通电话解决了,沈国忠把消息带回去的时候,马主任一算,因为需要的数量大,两相一对比,还省了近半成的钱。

把他乐得,拍拍沈国忠肩膀,说:“帮我谢谢贺时啊,这是帮了咱全乡的大忙了,要不然叫咱自己排着队,这电到明后年都不一定能通上。”

上头有人好办事啊,人脉这东西太重要了,马主任想到这里,越发觉得自己当初把沈国忠从沈家村调到乡里来上班的决定做得妙。

多有先见之明啊,这就是他跟贺时那头的友谊桥梁啊,像这回这样正儿八百给百姓做好事的,自己摆不定,到人家那就是一通电话的事,这样的忙,贺时也乐意帮。

而对他自己而言,这就是政绩啊,不止如此,他能办下事来,底下人服气他,乡里百姓拥护他,屁股下的椅子坐得稳啊。

第135章

沈瑶在家里小住,母女俩总有能说些私房话的时候,王云芝最关心沈瑶在婆家的生活,虽然看着亲家和女婿都很好,总也是听了沈瑶说好才真的放心。

倒是想起来贺时不时往家里寄的东西和头年托人买的沙发,私下里和沈瑶说;“你们俩自己都还在读书,吃用都是靠长辈,别往娘家买东西了,学校发的那点补贴,攒起来多给你公婆买些东西是道理。”

沈瑶听得笑,说:“不止是给家里买东西,公婆和小姑也经常会买的,而且,我们也不止是学校发的补贴,贺时他也有些收入的。”

说到那收入,她低声跟王云芝说了个大概,就连去年买的宅子也一并告诉了她妈,王云芝听得心怦怦的。

“还买了宅子?”王云芝简直不敢信,事实上,贺时原来在村里时她就觉得他能耐,尤其是到了今年,她回村虽不多,也知道村里现在日子好过许多,至少在吃食上相比从前已经有了改善,吃油不是那么难了,肉的话,一两个月偶尔也能吃上一回,但就是这样,王云芝也没想到他还有那样的本事。

沈国忠每天下班仍会往市里跑,看女儿外孙,晚间就跟男宿舍那边借宿几天。王云芝把贺时倒腾自行车的事跟他说了说,听得沈国忠很是乍舌。

几个月赚了几千啊,他这心思也跟着浮动了起来,要说从前,能过上眼下这样的日子,那真是做梦都没敢想的。在城里有房了,两口子都有工作,沈瑶嫁到了北京,沈刚也到了市里读书,满意得做梦都能笑出声儿来。

可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尤其,女儿嫁得那样好,沈国忠也不想自家跟亲家家里比起来差距总是那样大。

贺时几个月赚了几千块钱的事,倒是叫他心里生出了些想法,他自己从前不是没做过黑市上头的买卖,二舅哥那边这几年偶尔也往黑市跑。

索性跟王云芝商量:“等瑶瑶她们回去了,咱也悄悄起一摊事来做吧,弄点吃食,我悄悄背黑市去卖,从前住村里不方便,眼下咱们在市里住着,再没比咱更方便的了,你头一天做好,我天不亮就悄悄背出去卖了,然后去镇上那边上班,也就是少睡几小时的事。”

这活,他们家也不是没干过,只是夫妻俩有工作后,两头忙着,收入上来了,顾忌也多了些,不怎么□□市的主意了,现在看看,女婿家里什么条件,人家满足了吗?不也还奋斗着呢,他有什么理由安于现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