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侯门闺秀穿七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完结(第1页)

大的石头和月月他还只是说说话,小的那两个,方老爷子和萧明兰那是一人抱了一个,把梁佩君看得好笑,说方远:“可赶紧结婚给你爸妈生个孙子让他们抱抱,省着他们看到我家孙子孙女儿的眼红。s”

方远应着快了,王巧珍却是有些不好意思,由着月月拉她参观她的房间去,等看到几个小的的组合床,她问沈瑶:“你开的那厂子里卖的就是这样的床吗?”

沈瑶点头,说:“你有兴趣的话我现在带你去看看,正好我爸也在那边。”

王巧珍点头,当然要去看看啊,她笑着说:“记得前几年不?咱们想尽办法的进厂里当工人,没想到啊,现在你都自己开工厂了。”

沈瑶笑笑,让萧明兰她们坐着,她跟楼上傅家嫂子借了辆自行车,带着王巧珍往家具厂那边去。

看家具厂是顺便的,她还得在镇里买点菜,快十点了,早市已经散得差不多了,骑车去镇里找农家买两只人家自家养的鸡鸭和他们种的菜。

她去的那一家也是家具厂边上的,家里儿子正好是在安华上班的,都认得沈瑶是安华家具厂老板,鸡和鸭倒是算了钱,自家地里种的菜那是怎么都不肯收钱,拿个小篮子各色蔬菜摘了满满一蓝塞给了沈瑶。

这年头谁家吃食都是金贵的,沈瑶哪肯占这便宜啊,推却不过只说还要带自家表姐去趟厂里,怕回得晚了鸡鸭来不及杀,多加五毛钱请这家人帮着杀一下收拾好。

老妇人原说帮着杀个鸡鸭不肯收钱,沈瑶也不和她说了,留下钱带着王巧珍走了。

王巧珍笑:“你这才来多久,在这镇子里人缘还挺好的。”

沈瑶笑笑,说:“主要还是因为老太太儿子在我们厂里工作,这里其实比咱们老家那边还穷,靠着出海打渔换几个钱过日子,得到一份工作就特别感恩,也是家具厂这样的只能招木工师傅,往后我还想再开别的厂,不局限在手艺人,让普通人也能做,这边的几个老乡让我觉得,有能力改善别人的生活,这个其实比单纯的赚到钱还要有成就感。”

第179章

方家人在贺家吃了两顿饭,预计在深圳停留到第二天下午就走,因为学校开学,王巧珍也该回去工作了。

而原本计划九月初回北京的梁佩君,贺时和沈瑶劝她和方家人一齐走,两天的车程,相互有个照应也让人放心些。

沈瑶这边厂子办起来了,大部分事务有沈国忠操持,几个孩子也懂事,她自己带四个孩子没问题,梁佩君也没再留了,总不能一直扔老头子在北京,而且她在北京住了几十年,广东这边还真是不那么习惯。

梁佩君和方家一行人走了,没两天学校也开学了,石头和月月这一年九月读小学三年级,而西瓜和橙橙也可以去保育院了,学校贺时是一早就联系好了的,月月和石头和楼里几个同龄的孩子混得熟了,连同年级的同学自己都找出来了,对于去新学校是一点都不怵的。

西瓜和橙橙这是头一回上学,俩个小家伙看多自家哥哥姐姐上学放学,小小的心里还是有点向往的,只是有一点,开学前一天晚上,西瓜小朋友都躺下睡觉了,不知怎么的想起还漏了件很重要的事情没跟自家爸妈说,起床穿上小拖鞋就去敲主卧的房门。

等见着自家爸妈后,很是郑重的问:“我明天上保育院了,我是大孩子了吧?”

三岁的娃儿说自己是大孩子,贺时虽不知道小家伙要干什么,还是鼓励的点头:“是大孩子了。”

西瓜松了口气,道:“那从明天开始,爸爸妈妈不能再叫我西瓜了行不行?至少在学校不能叫啊,我叫贺亦煊,你们叫我贺亦煊。”

至于西瓜、瓜瓜……

这个在家里叫叫就好了,不能在学校里被叫开了,坚决不能的,哪怕叫橙橙呢,那听着至少是可爱的,可是瓜瓜,这个太羞耻了,他怕被同学取外号叫小青蛙。

贺时和沈瑶对视一眼,眼里有些笑意,小家伙知道害羞了,不过开始读书了,叫小名确实不那么合适了,尤其是瓜瓜这样的名字。

夫妻俩应了下来,说:“行,那从今天晚上开始,爸爸妈妈就叫你名字,贺亦煊小朋友。”

贺亦煊咧着嘴,笑着应了一声,心满意足回去睡觉了,在自己小床上跟自家哥哥姐姐包括小橙子都通报了一声,往后全家人都得改口了。

沈瑶和贺时也守信,第二天起来叫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改了口,亦宸、亦煊、亦泽的叫,至于月月则有改,四个孩子的小名,大概也就月月的最靠谱些,至少叫着好听。

给几个孩子办了入学,沈瑶的时间变得充裕了起来,而这时候的深圳也有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几处工业区里,人们能看到的最多的是施工的工人,一幢幢厂房正在建设中,而城市里也开始出现拿着相机,对中国充满好奇的洋人。

街头偶遇的洋人,沈瑶初时并不在意,只是有天接月月放学的时候小丫头兴奋的给她看一张她和石头俩人的合照,说是金发碧眼的大胡子叔叔给拍的,给贺时也显摆了一回,很是喜欢这张照片,想着学校走廊上挂着的伟人相,那是有相框的,还特意找沈国忠这个外公让厂里特意给做了个小相框。

小相框做好了,照片摆在哪就成问题了,这要搁以前的床,那摆在床头柜指定合适啊,可现在这床没有床头柜,放不了东西。

摆在写字台上小丫头觉得没床头位置好,何况兄妹俩每天放学做作业,加两个小的写写画画,那张一面靠墙的写字台整张桌面可是都被占领了,最后被她缠着贺时帮忙给她挂在了墙上。

这一件小事倒是给沈瑶提了醒,她设计的这床没有地方能放东西,这一点非常不方便。

花了几天时间倒是把两层床又做了几个改良方案出来,图稿给了沈国忠,安华又多了几款新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