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忠心耿耿蔡太师(第1页)

建德城,方腊用公审大会杀了高勤、砍了不少大户的头颅,而会后,汪末泥根据受害者提供的证据一一给予补偿,这番为民除害的行径,再加上诉苦大会的效果,一时间,太平军铲除世间不平等、要让人人有田种、有饭吃的口号也传的妇孺皆知。

建德城再度重现了青溪县人人参军、个个拥护的火热场景。

由于消息滞后的缘故,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汴京城,太宰王黼刚刚接到东南快马送来的又一封急报,急报是这样写的:方腊逆贼聚众五万,号召东南各地百姓举事相应,目前大军正往睦州州府建德而来,请朝廷速速派兵救援。

王黼做梦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方腊竟然闹出这么大的乱子。

这盖子是怎么也捂不住了,只能上禀皇帝了,王黼在政事堂心乱如麻,自从执掌大权以来,他一直挖空心思要做出政绩超越蔡京,这与一心恢复燕云十六州的皇帝一拍即合,君臣二人合谋与金国联盟,共讨大辽,事后大宋将收回北地,重现盛唐荣光!

现在倒好,大事将成之际出了方腊这个祸害。

这要是一发不可收拾,十万西军可就没法北伐了!

不成,绝不能就这么去面圣,否则的话甚至要承担个蒙蔽圣听的罪名。

思来想去,王黼别无选择,只能到太师府求见蔡京。

蔡京在朝堂左右逢源,执掌大权数十载,一定会有独到之见!

一炷香之后,王黼见到了蔡京,“老太师,东南出事了,逆贼聚众数万,睦州危急!”

蔡京看了睦州急报,眉头皱起,语气不善:“将明,你可是大宋宰相,出了这档子事,自当迅速处置,你倒好,方腊十月初九在帮源洞聚众以来,你做了什么?可曾调派一兵一卒?今日已经是十月二十五了,照这个势头,说不定局势又有所恶化,东南是大宋膏腴之地,绝不容有失。老夫清楚,你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可是,万事须得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决不可操之过急,金国,虎狼之辈也,尔欲驱虎吞狼,却要小心老虎也会反咬一口啊!”

王黼心中腹诽不已,却不敢造次,眼前这个老狐狸三次告老致仕,三次起复,不但是前朝王荆公王安石姻亲,又与旧党来往密切,可谓左右逢源第一人,最为人叫绝的是,蔡京还是童贯的伯乐,正是蔡京力挺童贯掌握军权,才有后者立功的机会。

这样一只老狐狸,哪是王黼能够匹敌的?

“老太师教训的是,学生知错了”

蔡京还要再训斥,却见王黼深深拜下:“学生铸下大错,如今无力回天,请老太师施以援手,学生必有厚报!”

蔡京眯缝着眼,如果借此机会发难,倒是可以让王黼吃上一次大亏。

可权力之争的幕后黑手是皇帝,只要皇帝不想撤换王黼,即便他犯下再大的过错,也不能伤其分毫、

与其吃力不讨好,倒不如顺水推舟,救他一次!

电光火石间,蔡京已然有了决断:“老夫在朝的时候,你们觉得老夫处事中庸,碍了你们的眼,现在老夫不在了,轮到你们当家作主了,可这篓子却捅了下来,如果老夫不管不顾,上愧皇恩浩荡,下负黎民百姓,罢了,罢了,老夫这把老骨头就陪你们走一遭吧!”

王黼很是不爽,这不甘寂寞的老家伙口口声声都在教训人,如果换个时候,自己哪里还会忍,早就怼过去了。

可现在还需要蔡京出马,这口气就忍了。

宰相肚里能撑船,就不跟老家伙一般见识了。

想到这里,幸臣出身的王黼再度吹捧起来:“老太师是国之栋梁,朝廷的定海神针,有了您出面,些许蟊贼不值一提!”

蔡京不置可否,“可惜童贯去了西北六路,否则的话,我们三人共同进宫面圣,把握应该要大一些。”

二人准备妥当之后便直奔皇城而去,一路畅行无阻,直到进了宫廷,来到延和宫前才吃了个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