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奇案风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完结(第1页)

“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君瑶对李青林说道,我回去之后会好好想想的。kenyuedu”

李青林深深看她一眼:“也不要思虑过多。”

君瑶其实也有些疲累,闻言只是点点头。

烤鱼被端上来之后,三人谁也没有心思与胃口,君瑶见李青林微微咳嗽,让店小二包了些梨给李青林,“回去后,用冰糖煮了喝,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你要坚持多吃几天。”

李青林清浅而笑,将梨仔细地收好,让何三叔放入剔红松木制的盒子中,“我知道。”

见他爽快地手下了梨,君瑶这才好意思让小二把烤鱼包好自己带走。若是她不把梨给李青林,会不会显得太吝啬?

夜色阑珊,君瑶与隋程乘车离去。

李青林伫立在街头,见那辆马车缓缓消失在灯火交织里,才慢慢转身上了车。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新八千字,晚安!

第122章一幅字画

夜色灯火里,君瑶与隋程回了关家庭院。

关家院落坐落在稍偏的街头,临近有几户人家,家家院中种树。寻常人家房门前没有悬灯,但这两天暮色之时,他们家门与院中的灯都亮着。

入了院,只见关先生站在树下,将悬在树梢的灯点亮,动作慎重而虔诚。隋程应付地与他打了招呼,将顾恒子所送的字画扔给君瑶,脚步生风地回房休息。

君瑶也累得头重脚轻,抱着字画慢悠悠地往房间走。刚上了台阶要推门,在院中点灯的关先生追了上来。

关先生手中捧着一盏花灯,花灯做成一条红如玛瑙剔透的鲤鱼形状,鲤鱼昂首甩尾,似要跃出龙门,趣味十足、活灵活现。他将鲤鱼花灯递到君瑶身前,说道:“这是家母今日特意到花灯铺买的,吩咐我一定要送给御史大人。”

花灯节将近,家家户户都亮起花灯,难得关先生的母亲如此周到,还能想到送他们一盏。君瑶接过花灯,暗暗赞叹这做花灯的手艺果然精巧,与她平日所见的花灯有些不同。这花灯骨架轻盈,竹木柔软,绫绢细腻轻薄,灯底以绢绸扎绾雕镂成江水莲花状,鲤鱼托于莲花之上,跃出龙门。

君瑶很是喜欢,轻捧在手中,向关先生道谢。

关先生见她喜欢,眉梢染上喜色,说道:“花灯是河安一绝,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以花灯装饰庆祝。春节和元宵时,有灯会和庙会,七月中旬就是花灯会。”

君瑶轻笑着:“我以往去过庙会,庙会中的灯,大多是提灯或吊灯。”她手中这盏花灯不同,只有一个底座,没有灯柄。

关先生呵呵一笑:“花灯节的花灯,是要放到襄河中去的。花灯节那日,全城的人都会迎灯神,迎了灯神之后,将花灯放入襄河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节日当晚,许多河安本地的大户人家以及县府,也会参与或举办活动,与人们一同过节。出云苑的燕姑娘,还会到襄河堤坝上放花灯。”

原来一个地方的花灯节,还能如何隆重。借着这全城欢闹的节日,不少大户人家捐花灯、布施、请戏班、杂耍班表演,也能赢得百姓的好感。看来赵家也是想借此机会,与御史多亲近亲近。否则怎会在花灯节当晚为隋程接风?这样能亲身体察河安风情的机会,作为御史的隋程怎会错过?

她突然想到什么,问:“燕绮娘会去放花灯,你如何知晓呢?”

关先生腼腆地笑了笑:“燕姑娘放的花灯可不一般,那是河安贵族中人特意定制的,意义非凡,要在吉时放灯,且要载歌载舞,众人也会随她一同放灯,那样的场面十分壮观震撼。人们相信如此,会将千万人的心意传达给上苍,寄托希望。”

“原来如此,”君瑶心里暗暗想着他们这么多人,一盏花灯怎么够放呢?看来要另找时间去再多买一些。

君瑶将花灯收好,随意将顾恒子送的那幅字画拖在花灯下。正欲向关先生告辞,关先生突然指着她手中的字画,问:“这幅可是县丞顾大人的字画?”

难为他,这画卷是卷起来的也能认出来。

关先生轻笑:“前些时日,风雅社集会,我有幸也去了。那次聚会,以欣赏画作为主。不少人临场作画,绘出不少佳作。县丞大人也绘了几幅,还谦虚地说自己是练笔。”

君瑶将画卷打开:“顾大人当时可是画的这幅画?”

“是,”关先生欣然颔首,“顾大人精益求精,明明已经画了好几幅了,却依旧不满意。最后画出满意之作时,才将画装裱起来。”他指着画卷背面一角,说:“据说顾大人有个习惯,在字画装裱好之后,要在背面一角盖上私印。”

他所指的那处果然盖着印,君瑶认出是“弦月”二字。

关先生十分羡慕:“这幅字画,的确是技艺精妙、意趣高雅。听闻还有人偷偷捡了顾大人的废稿拿去收藏了。”

君瑶不由将字画拿得更仔细了些。她身体有些疲惫,意识也有些迟钝,脑子里依稀一个闪念,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