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防晒霜(第1页)

大伙玩到傍晚,最后都输,就老四惠嘉乐赢钱,大家就起哄让他请吃晚饭。玩的小,其实拢共也没赢几个钱,把老大农兴涛和老六付金鑫叫起来,两个寝室一共十二个人就去食堂吃了个晚饭,这就是2005届金融系会计三班的所有男生了,大家也算是认识了。他们班男生是最多的了,因为一班和二班全是女生。一开始大家还疑惑,后来问了才知道。所有三班的男生在填写志愿的时候,都选择了服从调剂。要不然整个会计班就一个男的都没有。

吃完晚饭,回到寝室,一群人进了新的环境,兴奋得睡不着觉,洗漱的、打屁的、玩牌的,聚在一起乱哄哄的,直到熄灯才上床睡觉。第二天是外省学生报道的日子,他们没什么事情,大家起得都比较晚,洗漱完毕,去食堂吃了早餐,就在校园里溜达,熟悉熟悉环境。他们学校一共分为a、b、c三个区,a区属于生活区,所有的宿舍都在这个区域,b区是教学区,教学楼啊,图书馆啊之类的都在这个区域。c区属于活动区,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等都在这个区域。在路过b区的时候,王大少到网络中心开通了网络,晚上回去就可以和岛国的老师们交流学习了,祖传的手艺是不能丢的。

除了校内,校外也是需要了解的。与商大对门的是龙江省科技大学,两个学校中间的小路上,都是卖煎饼果子、烤冷面、臭豆腐和炸串等小食的,大家吃腻了食堂或者宵夜可以来这里觅食。在商大北面是冰城师范大学,东面是冰城工业大学分校的一个学院。冰城师范大学北面就是龙江生物,龙江建筑等一批专科学院了。在冰城师范大学和专科学院中间有一条商业街,这里可以满足学生们所有的消费,银行、理发店、打印社、照相馆、药店、饭店、网吧、旅店、宾馆、台球室、甚至有ktv和洗浴中心,只要你有钱。

这其中有两种已经消失了的店,一种就是话吧。2005年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没有手机的,很多人还在使用小灵通,小灵通是这个时代特殊的产物,介于手机与固定电话之间,相当于八位数的无绳固定电话,售价便宜,话费也和固定电话接近。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信号不好,当时流传着一个段子:手拿小灵通,站在风雨中,左手交右手,右手打不通,喂、喂、草。而且就算有手机,异地求学,想家了的话,也尽量不用自己的手机打,因为漫游费太贵了,当时很多学生发短信,都可以写一篇小作文了,因为短信费也是一毛钱一条的。所以话吧就应运而生,话吧打电话不管是本市还是跨城市都便宜。还有一个就是音像社,虽说p3和数字音乐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但是正版的磁带和cd还是很有市场的,尤其对音质有要求的同学,只要有自己偶像歌手出新专辑,同学们就会组团光顾这里。音像社的生意还不错哟,正版的磁带或者cd都是价格不菲的,王大少记得好像是15元左右,够一位大学生一天的餐费了。具体是什么时候随身听和cd机从我们的世界消失的,王大少也没注意到。

王大少一路上仔细观察,不仅是因为以后他要在这里生活四年,尽快搞清楚哪些店好吃,服务好,避免入坑之外,他还有做点小生意的想法。他有这个想法,是和老大农兴涛结识之后产生的。原来王大少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所以就连亲戚朋友问起王家陡然翻身的事儿,他也没说实话,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家里的亲戚不管是现在还是之后的日子虽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也没有穷困潦倒,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普通家庭。自己没有必要贸然干预,尤其是自己身边的人,突然改变别人的人生轨迹,他怕以后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的不确定。

但是看到农兴涛因为生活所迫,他又想起了自己的上一世就是如此窘迫,不禁有一点代入感,想要帮帮他。王大少想:就做点小生意,短平快,不影响学习,也不投入太多精力,够大家的生活费就行,所以他在观察附近有没有什么商机,也就是类似于黄玉磊一样,找出一个漏儿,赚点外快。

其实王大少从后世的小说里知道有一条快速赚小钱的办法,那就是军训的时候,卖卫生巾。王大少的心理年龄已经三十多岁了,如果是他自己经济困难,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条路,但是不是他自己,而是他要帮助别人的话,那就没有必要非得搭上自己四年的择偶权,万一因为这件事大家再给他起个外号叫巾哥,那不就毁了嘛。说白了就是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帮忙可以,但是不能把自己搭进去。另外就是王大少小有身家,有底气。要是实在没有路子,自己也有办法帮助农兴涛。

逛了一会儿,别说,还真被王大少发现了一条生财之路。他看见路边有几家美发店,就想着这个年代美发和美容还都是暴利行业,但是自己没有技术,也没有时间管理,这件事儿干不了。可是灵光乍现,美容院?这个时候美容院还是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一般都是贵妇才有财力去消费。咱们虽然不能开一家美容院,但是军训的时候,卖点防晒霜,应该没问题啊。

说干就干,至于说什么市场调查啊,受众群体之类的对于现在的王大少来说,真没有必要。一共才能花几个钱,就算赔了,也就当玩了。现在的娱乐项目实在太少了,既不能刷手机某因,又没有王者农药,说白了,大学生的生活就是枯燥无味,时间太多了,很闲,精力还特别旺盛。

王少阳:“哥几个,我想到一个项目。你们想参与赚点钱不?”

老大农兴涛最有兴趣,他本来就打算打工兼职的:“什么项目?需要成本吗?”

王少阳:“成本你们不用担心,我来出,赚了的话我占五成,你们一人一成,赔了都算我的,你们白打工,干不?”

老四惠嘉乐:“三哥,你先说说是什么项目,咱们商量商量靠谱不。”

王少阳:“我观察了一下附近的商铺,发现没有卖化妆品的,咱们军训半个月,就这个天气,这大太阳的,要是不用防晒霜,那些女同学还不都得变成非洲的啊?所以我想批发一些防晒霜,卖给女同学们,一方面是为了她们的美貌,另外一方面咱们赚点生活费,两全其美,怎么样?”

老五全俊田一拍王大少的肩膀:“三哥,还是你鬼点子多,我看能行。”要不说全俊田不会说话呢,明明是夸人的话,可到了他嘴里就变味了。

宋二哥:“可是咱们不知道从哪里进货,进了货如何运到学校里,在哪里卖啊,难道租一个门市?”这就是大学生的通病,眼高手低,贪大图全。一上来就准备干一票大的。

王少阳:“我知道从哪里进货,至于货怎么进学校,我同学黄玉磊是怎么进来的,咱们就怎么进。门市没有必要,咱们就是玩票儿,赚点快钱。卖不了几天,我有一辆车,把后备箱打开,就可以充当展柜和仓库。”

老六付金鑫:“我相信三哥,我干了。”他觉得成功了可以分到1成利润,失败了无非就是浪费点时间,这没有成本的好事儿,上哪儿找去,所以赶紧表态,怕王大少嫌麻烦,再退缩了。而且他觉得,王少阳的同学现在就做生意,他应该也不会差,肯定有得赚。

众人兴致勃勃地讨论细节,对王少阳有一辆车的事儿,大家知道了,可是现在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能赚钱。反倒是一开始兴趣最大的农兴涛有点担心地说:“王少,咱们这么干,学校能同意嘛,你同学毕竟不是咱们学校的,有什么问题,大不了走人,咱们可是还要在学校读四年书的,老师们会不会有什么看法?”

王大少:“农哥,大学和高中不一样,高中主要任务是高考,大学是一只脚踏入社会了,主要任务是让我们如何融入社会以及以后如何养活自己。而且咱们是商业类大学,学校就算不支持,也不会反感。只要咱们的产品没问题,不是假冒伪劣产品,把同学给用坏了。学校说不定还会拿咱们树典型呢。”这时候他又不说985、211研究学术、做科研、玩命学习的事儿了。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他们不是那块料。再说主要是说服他们给自己打工,而不是讨论大学到底以什么为学习目的。他其实就是在诡辩。

宋二哥:“看给你美的,合着你赚了钱,学校还得表扬你呗?”

王少阳:“二哥,你还别不信,这还真说不准。”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