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春秋煮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另一位读书种子(第2页)

谢崇将自己从与孙老邪一战之后的油尽灯枯,再到自己耗尽最后一丝修为与曹沫合力超度那场守城战遗留下的亡魂这一事一并告知了两人。

最后,谢崇将院落里那株菩提树结出的本源菩提种送给了南嘉鱼,并且以帮助曹沫砥砺剑意的代价换取了宋时为修缘城提供三十年的庇护,然后就消失了。

修缘城外,一对少年男女冒着鹅毛大雪堆了一座衣冠冢,新堆的泥土不一会儿就被大雪掩埋,雪白的坟包前,树了一块碑,碑上无名,上书唯有四字,

问心无愧。

整个修缘城地界上下一白,宛如缟素。

从此,闲云寺内少了一位苦行僧,修缘城外多了一块无名碑。

一白一青,就这样在风雪中离开了这座修缘城。

……

不知名山脚下,有一对少年男女正不慌不忙地走在雪地中,少女青衣,脚步轻松,颇有一种接近踏雪无痕的气势,修为可见一斑;而反观那一袭白衣的俊俏少年,虽然在有心人眼里也能看出是也是一位踏上修炼一途的人,但是明显可以感觉出与少女之间修为的差距。

仔细观察会发现,两人脚法,呼吸,都有一种特殊的规律,周围天地之间那凡夫俗子不能窥见的灵气也在两人身边跟着有规律地聚集,消散。

青衣少女正是南嘉鱼,而白衣少年自然就是曹沫。

“小沫子,我也已经将我跟着你一路的原因告诉你了,咱两好歹也算是同死生,共患难的患难之交了吧,你咋还不肯将你要去的地方告诉我啊,”南嘉鱼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对曹沫说道。

“走着就是了,总会到的。”

听到曹沫的回答,少女气的跺脚,但是又没理由发作,只得又问道:

“那我们好歹也弄两匹马赶路不是?何必这样慢吞吞地走?你想想啊,银鞍白马,飒沓流星,一袭青衣,冒着鹅毛大雪赶路,最好再配上一个斗笠,多潇洒,多有大侠风范!”

“这天气,这荒郊野岭的,从哪给你弄什么白马去,”

曹沫没好气地答道。

其实这一路以来,曹沫一直也有疑问,为什么先生没告诉自己去哪,只是给自己指了一个方向,难道自己就要一直这样往西走下去不成?

直到后来遇到了刻意跟着自己一路的南嘉鱼,曹沫立刻得出了一个结论。

至圣先师在早年间曾经带着弟子周游过列国,后世就有儒家弟子沿着至圣先师的足迹游览山河,这也就演变成了后来人所说的负笈游学。

那么颜先生也许就是要自己负笈游学,走遍山川湖海。

所以曹沫才对南嘉鱼说,总会到的,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在哪里停下,也许目的地就在前方,也许在十万八千里外,不过这都不重要。

曹沫知道,最重要的,不是结果,其实,是过程。

心里有了答案,曹沫也没了一开始的那般迷茫,脚步更加坚定。

南嘉鱼一看曹沫脚步加快了许多,也赶忙跟了上去。

……

接下来几天,两人都是在雪地里赶路,曹沫也没想到这场雪下得这么大,暗暗计算身上带的干粮能不能支撑两人接下来的路程,不然白茫茫一片雪地上哪找吃的去。

而南嘉鱼显然就没有这个忧虑,正捧着一团松软的雪玩的不亦乐乎,她觉得反正吃的曹沫会解决,再不济也就是吃几天野味的事。

果然,曹沫的忧虑没有错,在第四天,两人断粮了,看着空空如也的袋子,曹沫对南嘉鱼挤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从修缘县带的吃的已经吃完了。”

一直以来都是占据消耗大头地位的南嘉鱼心虚地问道:

“那怎么办?”

“可以在附近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野味,不过这冰天雪地的,我看够悬。”

一听到要饿肚子了,向来懒散的南嘉鱼一改往日作态,马上急匆匆跑到跑的周围的山上寻找能吃的东西,同时还不忘催促站在原地的曹沫。

两人分头行动,忙碌了半天,最后还是有着流浪经验的曹沫跟着一些蛛丝马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藏得隐蔽的雪兔,而南嘉鱼则空手而归。

看到曹沫手里被提着耳朵,还一直在蹬腿不止的那毛茸茸的雪白一团,南嘉鱼少女心大发,不过饥饿终究战胜了少女心。

南嘉鱼眼中含泪干了三大碗,吃干抹净,少女还意犹未尽。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就很少能够捕获到野味了,连经验丰富的曹沫也经常空手而归,两人时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每次一到这个地步,南嘉鱼就会回忆起那只可爱且美味的雪兔。

不过还好,两人就这样在走走停停,逐渐能够看到一些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