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姬氏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完结(第1页)

太医令语重心长:“按祖制,大婚前未婚妻夫是不宜见面的,公主殿下也是被我借口调开了。dasuanwang外头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我这是为你们好。规矩就是规矩,就算是殿下也不能改变,至少现在不能。希望你们俩能永结同心,真正闯出一番新天地来。”

谢川克制自己的情绪,面上不失风度地微笑:“多谢大医提点。”

临老了,难得扮一回红脸,太医令心情大好,险些连拐杖都忘记就往外走。

话都说到这了,谢川自然不可能独自留下,与太医令一前一后离开公主府。

即使谢川的修养功夫到家,太医令依旧从他那比往常更快的步伐中看出不同。

年轻时被祖父剥夺学医的资格,被要求嫁给一个才华不及自身一根指头的男人时,内心的愤懑与不平、那种感觉,太医令永世也无法忘怀。

年纪轻轻的谢川,很快就和当年的她一样,感受到屈辱、感受到对强权的无力。

此时,再有一个人出现,给予他实现抱负的机会,他必定拼尽全力报答吧。

毕竟,谢川是多么幸运才能得遇良人。闵清洙领着太尉虚衔至今连皇后金印都没有,谢川却能立于朝堂之上,都是长善公主的隆恩啊。

太医令舒服地靠在马车里,抬手松松脸上筋骨。

她真是上辈子欠了那对母女的,忙过这一茬就回乡养老去。

作者有话说:啊,写了我好久好久。

是不是稍微有一点pua的感觉了呢?算吗?

女书很有趣,建议宝贝们了解一下。

第86章婚前准备

夏竹被太医令屏退,转道向偏厅与姬羲元报告。姬羲元专注于手中的女书,间隙中抽出空吩咐:“就照太医令说的办。既然谢川没见到我,也不必再来见过。你一会儿客气些将谢川和太医令都送出门就是了,不必再来回禀。”

“喏。”夏竹躬身退下。

姬羲元把翻译出来的药方投入火盆烧尽,盘算着让姬娴手下的伎人们学习女书,用以传信。

女书中的诗歌实在有趣,日后发扬光大也无不可啊。

女书本身常被运用在女子的扇面、手帕、嫁妆、日记上,婚礼出现也不突兀。举办婚宴再请乐人来唱一段女书歌曲,必然引起风潮。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对姬羲元来说,改变风向实在太过简单了。

姬羲元把这件事托付给姬娴。

或许是命中注定,姬娴在平康坊收归的歌伎中寻找到了从小接触女书的女人——张好。张好今年十五岁,本是永州的歌伎,因为歌声美妙编入乐籍,受到路过的名士崔公的青睐,崔公回到鼎都时带上张好,并将她迁入鼎都的乐籍。

王五郎的借口三分假七分真。崔公对张好确实有两分情谊,却不是男女之情,是欣赏之意。反倒是崔公的弟弟对张好生有两分不轨之心,准备纳张好为妾,正好被姬娴搅了局。他心有不甘,在外宴乐时不免透露了心情。

一传十十传百,不知怎的,传成崔公有一个红颜知己留在宜春院。王五郎听信传言弄巧成拙,也怨不得旁人。

了解来龙去脉,姬羲元便请张好过府,为自己唱一段女书歌曲。

受贵人邀请过府,对张好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她忐忑地打理妆容衣饰,跟随冬花从侧门进入公主府。

张好以衣袖半遮面,含羞带怯地缓步进入厅堂,在中间的位置坐定才放下双袖,她抬嗓唱:“……久久相陪尽一样,才日四边妒见侬,正是同陪合心义,细说细言人疼人……”

歌声婉转动听,宛如凤鸣,唱到急促处骤然声高,甩开伴奏的音乐直冲天外,歌喉啭动又渐渐低沉。

姬羲元听完一曲,再三赞叹:“仙乐也不过如此。”随即询问她是否愿意在自己的婚宴上献曲。

张好又惊又喜一口答应,而后踌躇不安道:“奴的出身卑贱到了尘埃,又有非常恶劣的名声在外,不敢作为公主的客人打搅婚宴。还请公主三思而行。”说完,她含泪垂头。

美人沮丧也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