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保安阿浩的穿越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老陈的心思(第1页)

超市开门营业的进度跟项目注资速度成正比,只要资金给足给到位,施工方可以做到24小时连轴转。

两人签下两层商铺的五年租约,向房东传达需要提供专业装修团队的信息后,整个下午,电话响铃不绝于耳。

最终敲定一家报价适中,做过商超项目的施工工长,包工头是个看起来一团和善不似奸诈之徒的中年男,面色漆黑,带着无框镜。正是这个无框镜给老陈一些好感,敲定他来进场施工。

在收到阿浩转来的第一笔五万施工款后,当晚就把部分材料、工人拉进现场。

阿浩还交代包工头一层商铺要留下一间,按照金银回首加工的模式装修。这主意是阿浩在手机上学到的,目的不言而喻,公有资产和私有财产并行不悖。虽说老陈功劳大贡献足,可我阿浩还是觉得有自己的保底,最起码留条后路,万一事情转坏,这钱给自己给小飞都可以。

陈绪舟虽有不满,倒也没太计较,毕竟共有财产的支出两人都有决定权,老陈最满意的手笔就是在得了六十万之后并未急于分钱,忍到最后的结果是让阿浩默认两人对翻倍的资金五五分成。因此,阿浩现阶段所有的筹备都可算作对未来的投资,不用分的太细,因为老陈心里的目标是接手烂尾楼盘。

这可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项目,五百万在以亿为单位的数字面前也是不值得计较。

超市名暂定惠民超市,经营方向照抄市里最大的连锁品牌即可。

陈绪舟站在超市施工现场,非常满意包工头的人员安排,各个工种交叉作业又井井有条。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陈绪舟把超市的经营理念讲给阿浩听。

“阿浩,你得做好这个店赔钱的心理准备,我想尽快的让营业额跟现金流转起来,只要转起来,那笔巨款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陈绪舟好不

阿浩笑着说,“嗨,赔倒没必要,你可以少赚点,这么多天下来我也明白咋回事,不就是让咱们的钱变正规么。但你的想法真要实施,放心吧,你卖多少那帮老头老太太就能买多少,直到把你买空。更别说现在病情影响,大家都不敢乱买东西,钱都花在吃喝拉撒上。”

“那就把所有的产品价格上调一毛钱,对外宣传时一定要放大这个卖点——只赚一毛钱。只要把薄利微利的宣传点植入消费群体的脑中,绝对有大把大把的客流,有了客流跟流水,咱们那点儿钱放进去就不显山不露水,就算再有大额资金进出完全能解释。”

陈绪舟对自己的方案极为满意,狭窄的施工现场丝毫不影响他挥动的手臂。

开商超百货更长远的意义老陈还没告诉阿浩——老陈不打算做个中间商。做生意十多年的感悟加上病情两年的影响,老陈清晰的认识到,这个世界最赚钱的并不是所谓的资本和资本家,而是利益分配的权力层级。

而阿浩却想的是倒腾古董赚的虽然多,终究不做长远,那些大富豪不可能一直把钱投在古董上,亦或是好奇货的来源,后续的隐患远不如置换金银保险牢靠。两人的不同认知造成他们对穿越口的利用目的不同,这是对世界运行规则的不同层次理解造成的结果。

好在都觉得有美好的未来,至少,在超市的经营理念上两人达成一致。

两人兴奋的离开现场,借用包工头的车准备走访几家市区内知名的大卖场,参观参观不同水平商超的规模和投资水平,顺带了解一下货品种类和运营管理模式。

一件事的不同看法既有学识能力的差别,也有年龄心态上的差距。

老陈看到眼中的都是钱在其中参与的调节和作用,每当有顾客买走东西,小到一瓶饮料大到一瓶高档酒,都会有相关人员出来给与补充和讲解跟进,不知何时出现在地板上的污渍垃圾总会立马被人清理干净,最让老陈震惊的是生鲜区的员工,无论是谁都能迅速在电子秤的按键上劈哩叭啦输入对应的号码,打秤出票。

阿浩看在眼中的是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能拿到新世界去买,从蔬果肉食到锅碗瓢盆,从油盐酱醋到洗化用品,不同类目的产品拿过去都能换成金银。

两人也采购不少东西,回到住所,两人一边喝酒一边畅想惠民超市遍布市区的景象,总部大楼就是窗外的烂尾楼,聊到激情处便在屋内不羁狂笑。

在超市装修的过程中,老陈准备开超市的消息不胫而走,当然,阿浩也不相信,但不断打给老陈的电话让阿浩明白,在如此艰难的时刻里谋个差事对很多普通人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别说商超的工作能带来的便利。

阿浩没有让老陈的计划得逞,在老陈通知自己他老婆即将担任超市的经理时,阿浩一口回绝,并告诉他,自己委派的人手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这个位置除了他来做,不然谁都不好使。

这人自然是小飞。

有小飞在,阿浩会更有一些安全感,尽管老陈竭力避免自己的强势给对方造成太大的压力,可当自己的意见第一次被阿浩否决后,还是感到一丝丝不对劲的苗头。

有了钱,很多人很多事都变得很和善,任何一副陌生的面孔都亲切柔善,如春风三月里的轻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