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周桂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完结(第1页)

皇帝缓缓地看着手中的折子,眸色随着那一行行文字变得幽深起来。tayuedu

李启恺在折子里说,如今闽州及以南一带沿海的倭寇海盗已经扫平,只余下四五股不成气候的残匪在海上流窜,不敢登岸。

然而,因为海禁,导致闽州及以南一带走私泛滥,不少民间商人为了谋取暴利,私下阻止民船出海,远赴南洋,带回货品从沿海一带机动登岸,再销往大盛各处,如今那些走私商户大发横财。

而那些海匪从不与官兵正面对决,只抢劫那些走私商户的船只,来去如风,即便如此,民间走私仍然屡禁不止,自古商人皆逐利,可见远洋贸易之暴利。

在折子的最后,李启恺表示,与其屡禁不止,不如规范条约,开放海禁,令得那帮如血蛭般的海匪倭寇再无可趁之机。

为了大盛的繁荣昌盛,开放海禁誓在必行。

皇帝的脸色微变,李启恺虽然没明说,但言下之意分明就是如今那几伙海匪就是靠那些走私商户被抢的货船“供养”着。

而闽州官府之所以拿那几伙海匪没辙,也正是因为那些走私商户本身见不得光,所以他们不仅不敢告官,而且行船时还要刻意避开官兵,如此反倒是给了海匪可趁之机!

倘若如李启恺所言,在开放海禁后,规范条约,让那些商船走固定的航线,在固定的口岸靠岸,那么官兵就可以在航线上安排巡逻,彻底绝了海匪的生路,并且从进口的货物中抽取丰厚的税收充盈国库。

在岑隐当场念完这道折子后,端木宪立刻就从队列中站了出来,对着皇帝做了一个长揖,朗声道:“臣附议。皇上,开海禁利大于弊,臣以为势在必行。”

满朝文武再次陷入沉默,金銮殿上寂静无声。

那些精明的大臣都心里清楚皇帝迫不及待地吩咐岑隐念出折子本身就代表着皇帝应该是心动了。

那么,又有谁会傻得在这个时候泼皇帝一头冷水呢?!

如此大事,皇帝当然没有当场作出决断,很快就宣布退朝,在百官的俯首恭送中离开了金銮殿。

皇帝沿着空荡荡的抄手游廊往前走着,岑隐和一个小內侍悄无声息地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

游廊里突然响起皇帝的声音:“阿隐,海禁一事你怎么看?”

静了一瞬后,岑隐方才缓缓答道:“皇上,臣以为,此一时彼一时。”

“哦?”

皇帝的尾调微微上扬,示意岑隐接着往下说。

岑隐不疾不徐地继续道:“十年前,闽州沿海海匪倭寇泛滥,滋扰民生,海禁是为平乱;如今十年过去,四海升平,百姓安乐,闽州又有李家驻守。今时不同往日。”

“臣以为开海禁一则能增加税收充盈国库;二则也可以向四海蛮夷扬我泱泱大盛之国威。”

皇帝的眉头舒展开来,神色间一片霍然开朗,抚掌笑道:“好一个此一时彼一时也!说得好。”

“皇上过奖了。”

岑隐那双妖魅的黑眸明亮生辉,似乎比那阳光下的金色琉璃瓦还要璀璨夺目。

岑隐心知皇帝对于开海禁早就心动了,只是十年前一力主张海禁的是皇帝,而皇帝素来爱颜面,觉得自己是盛世明君,想要如秦皇汉武般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皇帝决不能容忍有人说他自打嘴巴,说他朝令夕改。

皇帝看着岑隐那恭敬的神色,满意地勾唇。

他知道有些清流文官暗地里批判他宠信宦臣,可是在他看来,这些宦臣没有家人没有子嗣没有牵挂,才会以他的利益为重,才能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刃。

帝皇,是天下之主,却不代表可以肆意妄为,那是暴君。

身为皇帝,就要平衡各方势力,使各方相互忌惮,方能保证皇权是最强大的力量!

所以,就必须容忍某些人、某些事的存在。

皇帝眸色幽深地望着前方几丛红艳似火的朱槿,忽然问道:“阿炎最近怎么样?”

第118章勾搭

岑隐眸光微闪,简单地回道:“回皇上,封公子自被皇上下令禁足后,一直在公主府里,不曾外出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