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从黄巾小兵开始(作者温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九章 涂高当立(第1页)

令狐征心中已有定计,回到城头,望向黄邵,“问他们,他们白日里既然选择追随张燕而去,现在又杀了张燕,打算怎么办?”

黄邵大喊:“你们既然杀了他,那么就是愿意承认他是叛徒了?”

“我们……”郑铁柱犹豫了一下,看向左右,见他们陆续点头,才继续答道:“我们相信那封绝笔信,真的是人公将军写的。”

“黄渠帅!我们的军粮只够一餐的了,请打开城门让我们进来吧!”

郑铁柱嘶声大叫,“兄弟们都赶了许久的路,也需要休息。”

黄邵没有立刻应答,而是先看向令狐征。

“真假难辨……要是能让他们把头颅送过来就好了,但现在放下吊桥……太危险。”

令狐征又看向后面的令狐韬,

见他也同样摇头,示意不要开城门,心头更是打定主意。

于是,黄邵只能接着大喊:“夜间不能开城门!这既是军纪,也是城防规矩,既然兄弟们还有一餐的粮食,那么就请先在城外驻扎吧,明日一早,我再开门迎接!”

郑铁柱闻言,脸上露出无法掩饰的笑意,“太好了!黄渠帅!我就知道你会接纳我们的!”

“对了!还有边上的,应该是郑虎临,郑队率吧!”

“多亏你们揭露了张燕这个叛徒的真面目!”

“现在想想……还真是让人生气!他还敢辱骂三公将军!简直不要脸!”

得到黄邵的保证后,郑铁柱完全放开了心态,对手中的头颅再无半点尊重,随意乱甩。

“黄渠帅!黄天事业未竟,总还是要有一个领头人的!你放心!以后我们一定以你为首,马首是瞻!还有郑队率!你也是啊!你也挺聪明的!以后也教教我们!我们都很听话的!”

郑铁柱放松下来后,就打开了话匣子,说着说着,手上一不小心,头发断裂,头颅远远甩了出去。

郑铁柱以及在场的众人,包括城上城下城内城外的,都没想到突然出现这个变故,瞪大了眼睛,在原地愣住了。

“我……快捡起来啊!”

城楼上的令狐征大叫着,下意识地就冲到城垛边,想伸手去捡,不过他的手显然没这么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头颅在下面翻滚,最后滚进了汾河水中,被浪涛冲走。

“快!从西门吊一队人下去,沿着汾水岸边找!一定要找到那颗头颅!”

令狐征语速奇快,假如这真的是张燕的头颅,那可是价值一亿万钱的头颅啊!整个令狐家的家产族产加起来都没这么多。

还有另外一层考量,就是等到天亮,光线充足的时候,就能借着确认这颗头颅的真面目,得出黄巾是否在说谎的结论。

郑铁柱这随意一甩,让这两个计较都白费心思了!

令狐征恨恨地拍了拍墙面,心中一阵烦躁。

黄邵此时却皱起了眉头,头颅的掉落虽然在他的意料之外,但他早就猜到那头颅是假的,因为自己白天已经在言语中暗示自己是被迫的,根据督军的反应来看,也已经听出来了。

所以什么争吵,自然是不可能发生的。

郑铁柱说的话自然都是张燕准备好的,除了取信令狐征,还有暗示自己配合的意思。

这个将头颅甩进河水的操作,自然也是为了消灭破绽,但是……前面那段话是什么意思?而且还特意提到了令狐征……

黄天事业未竟……领头人……

黄邵灵光一闪,突然明白过来,转头对着令狐征低声讲道:“我有几句话想对你和令尊讲,关乎你们二人的前途,不知你们……愿不愿意听?”

令狐征诧异地抬起头来,黄邵自从被自己捉住后,除了必要的命令式谈话,就再无交流,这次主动开口,不知道打什么主意。

但既然现在,城外黄巾的安排已经做好,只等天亮后,再辨明张燕是否真的死了。

此刻无事,不妨就听听他怎么说,何况,何仪就曾经对他说过,黄邵是黄巾军中文采最出众之人,他是个倨傲的性子,老早就想会上一会,看谁更具风流。

“黄先生的文采,我之前也有听说,只恨你我各为其主,不曾畅谈,就请馆舍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