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从黄巾小兵开始(作者温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惟愿大吉一(第1页)

王大牙是原晋阳县尉手下的队率,出生在一个平平无奇的猎户之家,父亲的箭术很好,虽然家里的田亩不多,但靠着在山中打猎得到的毛皮,也能换很多的粮食布匹。

据父亲说,他那时候,世道比现在稍微好一点,段太尉,皇甫太守还有张将军,都能顶住鲜卑和羌人的攻击,太原也陆陆续续有一些消停日子。

到后来,鲜卑愈发猖狂,整个并州都在胡人的铁蹄下颤抖,连山中的野兽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王大牙那时候不过九岁,刚刚跟着父亲进山打猎,还亲手打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猎物,一只野鸡。

在山峰上,他第一次俯瞰晋阳周边。

原本汹涌澎湃的汾河水,看起来就像是家边流过的一条小溪,田地星罗棋布,齐整的麦苗随风微微晃动,一条条的沟渠在黄昏下闪烁着熠熠青芒。

“看!那里就是咱们家!”父亲指着下面的一个村落,那里正飘起几缕轻烟,笔直地升入九天云霞中。

“你母亲已经开始做饭了,咱们也赶快下去,不然赶不上了。”

“哦!”王大牙应了一声,突然又瞥到了北边,星星点点的火光连成一条长河,穿过道路。

“父亲,那是什么?是有人在跳大龙吗?”

那时父亲脸上的神色,他记得很清楚,那是一点凝重带着一点担忧,还带着几分叹息和怜悯,“那不是在跳大龙,那是因为灾难产生的流民队伍。”

“看起来,北边又在打仗,而且应该输了,希望……不会打到晋阳来。”

父亲顺着前方指了指,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我们赶快回家去!”

他们迅速往山下去。

而在山下,流民们闻到一股饭香,嗅着味道,一点点靠近了道路左侧的一个小村庄。

村西头的杨老伯,一直在关注他们的动静,等到难民队伍往这边偏移的时候,他叹息一声后,又对着身边人急急挥手。

“快!把村里的青壮,只要还在家的,有多少叫多少,全叫过来,再派人去田里传话,让他们都先放下手里的活计,都赶回村里集合,有大事!”

几个人连连点头,飞奔而去。

“王家的!你家男人在不!在的话……”

“他不在,带着孩子上山去了。”

“郭老伯发话了,要咱们每家都多准备一份饭食,你可要记得!”

田氏点点头,“我明白!”

难民们到了村西头,郭老伯已经带着二十几人,组成人墙,拦在了路口。

“可怜可怜我们吧!我两天没吃饭了!”

“求求你,多少给点东西吃吧,我倒不求,孩子再没吃的就饿死了!”

郭老伯举着长棍,高声大喊:“诸位诸位!我知道你们都很饿!饭!我们准备了一些!马上就好!啊!稍微等一下,不要乱!”

他曾经当过亭长,见过几个县里的大官,颇有些见识,也帮助村里人解决了很多困难,在村子里是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家,本村的青壮也都肯听他的指挥。

身后,田氏和其他家的妇女们,端着几个大锅,往这边走。

流民们越发的欢欣,几欲冲过人墙。

“不要慌不要乱!饭马上到!不要急!列好队!让老人,妇女还有孩子到前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