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救宋安妍的小哥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喜忧(第1页)

无论如何,宋朝使臣这一番前来,已然叫高泰祥等人安心多了。至少他们可以相信,宋朝是会援助大理的,只是时间是何时,还不知晓。不过不可能太晚,至少不会是亡国之后。

赵孟启也十分高兴,自己一举之力没想到竟促成了两国的结盟。原先他只祈求大宋能够派兵支援就可以了,可如今两国已经名义上结盟了,一致对抗蒙古。这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赵孟启心想着,倘若后来人写史书的话,定会将自己竭力促成两国联盟,并将此举的重要性也突显出来的事情,一一道来的。

两国互相告知之后,结盟的协议也达成了,宋理宗赵昀也给余玠下了军令,命他援助大理。

而巴蜀处的余玠,却是半喜半忧之感。

他的儿子余如孙听闻消息之后,却很是高兴:“爹,这是好事呀!先前你还怀疑官家是不是不信任你了,可如今他就把这么大的职责交给了你,这足以说明官家对你还是信任的!”

余玠神情淡然道:“官家信任与否,有时候,代表的不是官家的意思,是朝廷的意思。而朝廷信任我与否,又非朝廷本身的意思,而是大臣们的意思。”

余如孙道:“父亲说的如此绕口,意思是说官家信不信你,其实是因为有大臣左右了官家?”

余玠满脸的皱纹紧缩起来,实际上是在微笑:“说的不错,我儿有成长了。”

余如孙接着问:“那到底是谁信不过爹呢?”

余玠回答:“是谁我也不敢瞎猜,当然,我内心是有那个答案的,甚至可以肯定是那个人,但这种事不能随便与人说。而那人其实并非是信不过我,其实是容不下我。”

余如孙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余如孙又继续说道:“不过官家叫爹带兵支援大理,至少是看中了爹的能力,可是我发觉爹好似高兴不起来。”

余玠说道:“其实我也心情复杂,说不清楚。有时被加了官反而觉得负担、忧愁,被削了官竟会觉得轻松,没了官又会觉得不甘,有了官时会觉得喜悦……”

“所以说爹是在担忧用兵之难吗?”

“用兵之难……”余玠说着,站起身来,好似有浑身的疲惫要抖去一样,“大理虽毗邻蜀地,用起兵来,确实不是容易之事,而且蒙古人实力强盛,这么多年来我也都见识得清楚。”

“可爹这么多年来也挺过来了。爹几乎是白手起家,治理蜀地,重用贤才,修筑城池,直至今日,才有蜀地的繁盛。”

“重用贤才,确乎如此。说起来,这事我得尽快找张实、王惟忠他们商量一下,如何出兵,何时出兵,官家也没给我个定数。”

余如孙问道:“爹,官家到底是怎么说的?”

“官家只是说,让我尽快去办这件事,可到底要多快,他没说,到底要发兵多少,他也没说,我现在只能靠自己猜喽。”

在大堂上,余玠找来了王惟忠、张实、朱文炳等人前来详谈。

余玠道:“官家已经下了诏令,表明了大宋的立场,要与大理结盟,并且会支援大理,而这支援一事,官家说要全权交予我来负责。不知道诸位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