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少年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元灯节(第1页)

上元灯节

凛冽的寒风正呼呼地吹着,看起来将要有一场大雪,可西泠正街却热闹非凡,人头攒动。

满街的红色灯笼把西泠镇照得明亮如白昼,抬头看这暗沉沉的天色便知时辰不早了,但四通八达的大街上行人和商贩遍布,每个人脸上都一片节日的喜色,暖色的光落拓在缓缓穿行于街巷行人的眼中。

此时西泠镇上最热闹喧哗的地方莫过于桥上的猜花灯的小贩处,两位穿着华裘锦衣的少男少女立于一旁,正在思索花灯上颇有些难度的灯谜。

以他们为中心围了一圈看热闹的百姓,即使两人穿着已经十分低调,但在素色粗布的人群中也很是显眼,大家不禁猜测是哪家的公子小姐出来游玩了。

嗯这个倒是有些难,泠儿有些思绪了吗?那华衣俊朗的男子低头问道,语气温柔,神色从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柳慕仪皱了皱眉头,有些不喜男子直呼她的乳名,但众目睽睽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只能从男子手中接过花灯,提起来仔细瞧了瞧灯谜。

花灯上写的两行字是:南面而望,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嗯,不算难,看来李棋桓有意让她回答,不知是何意,柳慕仪瞥了一眼身旁的白衣男子,摇了摇手中的花灯,启唇道:镜子。

周围的男男女女都拍手叫好,也有不少看着两人如此轻松便答对了许多道灯谜的人们,都有些跃跃欲试。

本来还寄希望于他们两人答错的小贩这下更哭丧着脸了,因为他们身前已经有了十几个二人先前答对灯谜的花灯,再让他们二人答下去,只怕今夜元宵回家没有饭吃,还得挨夫人一顿骂。

好在两人已无意再答,柳慕仪执着一盏盏暖黄色的、各式各样的花灯,送给周围看热闹的小朋友们,小朋友一个个上来领了之后道了声谢,便拉着阿爹阿娘的手欢天喜地的归家去了。

这边的气氛是热火朝天,藏身于西泠桥槐树边的少年却是冷了脸,肃杀的容颜冷若冰霜,又望了望同样藏匿于人群中的世子的侍卫,只是不动声色。

街市的热闹繁华与这槐树之上的冰寒形成鲜明对照,更加凸显了少年的不悦。

柳慕仪感觉到了身后不远处炙热的眼神,抿唇笑了笑,长睫微漾,对于少年的眼神她总是能够轻易捕捉。

李棋桓一时看得有些痴了,京城里多美多艳的女子,他都见过,但是没有一个如这般娇艳又狡黠,他想要伸手拉过少女白皙的小手,但被不着痕迹的略了过去。

但他很快回过神来,随即清了清嗓子,也不恼,说道,天色尚早,我们往

柳慕仪却有些不耐烦,不等他说完,便打断了话头,不必了,李世子,娘亲还等着我归家,不便在外多做逗留。

说完之后,低头轻轻行了一个礼便转身走了,也不管这丞相之子是何等尊贵的身份。

转身之际,发端无意间扫过李棋桓的指尖,残留一丝馨香,伴着那纤细的身影渐渐消散。

世子爷。一直暗处保护着的影卫显身,单膝跪于锦衣少年身后,不敢抬头。

李棋桓垂于身侧的手指摩挲了两下,视线还停在女子远去的纤细背脊上,只是说了一句花灯上的谜语,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我亦是如此。

待到再也瞧不见那女子的背影,李棋桓才转身离去。

李棋桓离开后才敢现身的柳浥,一个飞身到他的小姐面前,身着最朴素的玄色襕衣,背脊也同样挺拔俊朗,不过十七八岁光景,动作处事间尽是老派的沉稳,面上是清冷的波,眼底却是炙热的火。

柳慕仪看见少年俊美冷清的脸,快步走了过去,径直扑在了那人的身上。

在繁华璀璨的西泠街,这仿佛是最自然、最和谐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