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罪案调查刑侦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荼蘼03(第1页)

下午,东澜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房内。

说完了那些玩笑话,就要聊正事了,三名刑警在场,刚才还轻松的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叶令去检查了一下病房的门口,关了洗手间的门还去拉上了纱帘。她认真地对洛思微道:“病房里我之前检查过了。思微你如果带了手机,也暂时关掉吧。”

看叶令这么小心,洛思微掏出手机关机。

她先把她调查到的潜力工坊的事情说了。

叶令和迟离对视了一眼。

迟离轻轻点头道:“怪不得,那现在更多的线索就对上了。”

叶令走到白板前:“我等下就告诉你,那些人究竟是在做什么。”

由于迟离现在说话还有些费力,所以主要由叶令给洛思微进行介绍。

叶令没有直接说结果,而是卖了个关子,带着洛思微先回顾了一下东澜刑侦的发展历。

洛思微坐在她的对面,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警校,听着老师讲课。

这位老师的水平可不是一般人能及,多年的刑侦工作让叶令对那些过往了然入怀。

叶令整理着面前的那些文档资料:“为了说清楚这些事,我先给你总结一下东澜市的犯罪规律。犯罪学你肯定学过。”

洛思微作为一位好学生,秒答了:“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叶令回转过身,在白板上挑选了一小块空白的地方,准备书写。

“这么多年以来,城市一直在发展,那些罪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里不说散发案件,就说一些大案要案和基本规矩。”

“最早期,50-70年代,这是无序的蛮荒时代。犯人大部分是低学历,犯罪手法也多是简单粗暴。这个时期也有一些是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当时刑侦手段有限,基本都是靠查访,破案较慢。

洛思微安静听着,她记得这段时期里发生过一些严重的案件,一位农民杀害了十几个人,都埋在自家的院子里,很久之后才被人发现。

还有位屠夫,用自己的屠宰场做掩护,甚至还有人传说,他会把尸块混着卖出去。

不过那些都是极早的事,他们还没有出生。

洛思微过去没事就喜欢看什么大案要案的纪录片,看着看着就把自己也看成了一名刑警。

叶令简单介绍后,画了个箭头,指向了第二阶段。

“接下来是70-90年代,随着时代发展,蛮荒时代结束。我把第二个年代命名为草莽时代。这个时候通信交通依然不发达,火车还是绿皮车,联络基本靠打电话和写信。”

“那些年陆续出现了一些悍匪,他们杀人越货,在城市里制造了很多骇人听闻的杀人,抢劫,绑架案件。给警方的侦破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不过,黑恶势力在发展,警方的侦破手段也在进步,很多的刑侦技术开始应用在日常的调查之中。”

这些洛思微也了解过一些,那时候国内有几大悍匪,在本市造成了恶劣影响的比如东澜银行抢劫案,劫匪和警方对峙了十四个小时后被击毙。

她印象深刻的还有一起儿童连环绑架案,最后是笔记专家和足迹专家靠着勒索信和几枚足印发现了凶手,作案的是一对兄弟。

叶令又继续道。

“第三阶段,基本上也到了我们这代人从业的时候。90-10年代,这是丛林年代,犯罪逐渐和利益勾结道了一起。由于黄赌毒的滋生,在东澜有了一些灰色产业和黑色势力。帮派成为了罪恶的温床。于是,他们开始了弱肉强食,分割地盘。”

叶令的声音温柔但有力:“由于教育的普及,我们很少再遇到穷凶极恶,仅以杀人抢劫为目的悍匪。但是这时的犯罪行为并未减少,比如,贩毒,比如团伙性劫案,再比如一些势力之间的械斗,枪击案。这个年代,那些凶犯开始有预谋,有计划的犯罪,团伙作案数量增多,犯罪也更多的开始利用枪,毒等工具。这段时期,东澜市局不断进行扫黑扫毒,建立了排爆队,针对大案要案成立了专案组。破获了一些案件。”

“最后,就是现在的第四阶段,奔腾时代,10年往后,互联网高速发展,加快了社会的进程。随着不断打击黑恶势力,社会治安逐步变好,但是依然会有一些案件散发。”

“网络犯罪异军突起,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能够迅速扩张。罪恶多元化,集体化,产业链化,防不胜防。与此同时,刑侦技术飞速发展,dna技术让血液化验几个小时就可以得出结果,监控摄像让调查更为便利,电子设备让很多事情有迹可循。”

洛思微被叶令说得热血沸腾起来,善与恶的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

说到这里,叶令打了个星号:“蜡像师一案也是在这个阶段。”

然后她问洛思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没?”

洛思微从来没从这个角度看待这个案件,叶令的提示给的足够多,她想了想,领会过来:“突兀。蜡像师这个案子,是性质恶劣的连环杀人案件,近些年并不多见,如果是个人作案,似乎更应该放在第二到第三阶段之间。”

可是这一案真实发生了。而且发生在连环案件少发的现在。

像是一枚放错了位置的棋子。

叶令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她点头道:“这一点我们稍后分析,我先给你讲一起我处理过的案件。”

说到这里,叶厅长道:“这是一起发生在十余年前的大案,案件跨度很长,信息也众多。而且,这些卷宗在市局里无法查阅。所以你们年轻刑警中知道这个案件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