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第1页)

林老师笑着说:“那么讲到青花瓷,我们可以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这是元代著名的‘鬼谷子下山罐’,二零零五年曾经放在伦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进行拍卖,大家可以猜猜它拍卖了多少钱?”

蒙毅看到屏幕上飘过去一些数字,有【三百万】的,有【五千万】的,还有【八十万】的,蒙毅虽看不大懂,却也凑热闹的发掉了嬴政本节课的最后一条弹幕:【五百万】。

林老师看了看突然变得热闹了一些的公屏,知道学生果然就是喜欢这种无关学习的小环节,笑着说:“看来大家都保守了,这个青花瓷罐最后拍卖价是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

弹幕飘过了一堆【我去,666】之类的嬴政又看不大懂的文字,不过他大致能从林老师的表现中感受到这件瓷器的价值不菲。

看来又多了一样离间计要用到的东西。

蒙毅凑了个热闹,又乖乖坐好等着林老师继续讲了。

他发现他还蛮喜欢听这个林老师的课的,新奇又好玩。

(最重要的是不用考试做作业毕竟这些都是王上要干的)。

游戏环节结束,林老师又继续讲了明清时期的彩瓷、珐琅瓷等成就,可以看出制瓷业发展的非常繁荣,色彩和做工都越来越精致。

“接下来就是本网络博物院的最后一个展厅。”林老师说。

只见屏幕中画面又是一换,上面有几张服饰的图片,图片上写着一句话【汉服的“前世今生”】。

作者有话说:

蒙毅:好看好看!

嬴政:嗯,这个不错,可以拿去收买内奸。

感谢在2023-03-2119:51:242023-03-2200:29: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落十三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沂佳20瓶;发大财16瓶;始皇大大赛高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始皇绑定网课系统

嬴政没想到林老师讲完碗又开始讲衣服了,而且看她的样子明显比讲碗的时候还要更兴奋。

“好啦,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后一个展厅:汉服的‘前世今生’。”

“我知道我们班有些同学很喜欢我国的传统服饰,之前运动会上我还看到有同学穿汉服了,很好看”林老师说起这个的语气明显轻快了很多。

嬴政猜林老师表面上在说学生,实际上她自己应该也是喜欢这个的,他想起自己的母亲,好像也在穿什么衣服这方面挺执着的。

蒙毅倒是不太理解这种爱好,不就是一件衣服吗?值得这么开心吗?他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袍,挺普通的嘛,不懂。

不过屏幕中的林老师显然也没有打算一直扯这个话题,她切换了一张课件,就又开口说道:“不过我们今天并不讲汉服的种类和形制,今天主要借古人穿衣服的历史来讲丝织业的发展,也就是汉服材质的演变。”

图片中-出现了几个符号,上面写着“甲骨文”几个字,林老师指着一个颇像毛毛虫的甲骨文说:“大家都知道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那么在甲骨文中,这个字明显是一条蚕虫的形状,所以这个字就是甲骨文中的【蚕】字,下面这个像一棵树的字是【桑】字,而最后这个好像两股缠绕着的线的字就是甲骨文中的【丝】字,从这三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商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我们再来看这张图片”,课件中又出现了一张图片,林老师指着图中的一件薄纱衣服说到:“这件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襌衣,它的重量只有四十八克,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嬴政看着课件中那件看上去质地非常轻柔的衣服,想到这些自己平日里经常见到的东西,原来在林老师那里都已经是十分稀有珍贵的文物了。

“当然,汉代关于丝织业的发展最重要的代表性标志当然就是丝绸之路了。不过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我们会放到第三课展开讲,现在我们继续来看唐代丝织业的发展。”

画面继续切换,课件上出现了两段文字:

【资-料一:据《唐六典》载,少府监役使的“技能工匠”达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将作监所属工匠也有一万五千人,作坊的规模很大,分工细密。】

【资-料二: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真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朝野令载》卷三】

林老师指着两段材料问道:“同学们看着两段材料,你们能从里面发现什么?”

嬴政和蒙毅听了老师的问题,都认真读起材料来,但是这节课的弹幕次数已经用完了,没办法回应老师。

林老师等了一会儿,见都没有人发弹幕回答,也没催促,就继续说道:“其实材料里的信息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一是在描述这一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它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

“而材料二从这个人的身份上我们可以看出这说的是民营手工业,可以看出此时私人手工作坊已经兴起。”

嬴政随着老师的分析点了点头,和他想的一样,毕竟老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点明了手工业发展的三种形态,只是他没想到唐代的手工业居然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似乎都是财力雄厚,果然就像老师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