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第1页)

作业成绩应该出来了,嬴政打开平板查看了一下:

【您好,您此次的作业等级为良好,获得积分10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引用文中均有标识。

私设:华阳夫人历史上并没有发动政变,大概率也不是什么野心家,这里纯粹是为了剧情线丰富一些改的,存在感应该不会很强,都是为了推动始皇大大尽快亲政。

真的很感谢大家,其实我也知道第一次写文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只是没想到自己心理素质这么差,已经在努力调整了,肯定不会坑的,至少会坚持日更,心情不好我就会发红包的,爱你们!

感谢在2023-03-3023:23:562023-03-3122:59: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后简、好吵的狐狸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2785492142瓶;后简100瓶;诸瑛84瓶;ti50瓶;君不见24瓶;16瓶;墨煜10瓶;星8瓶;墨黎、5555瓶;天道好轮回2瓶;素素、时流、不吃苦瓜、昭奚旧草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章始皇绑定网课系统

十分?

这个成绩让嬴政略感意外,他以为自己这次应该也能拿到满分的。

一旁蒙毅也看到平板上显示的作业成绩,他看了一下题目和嬴政做的答案,也不太理解为什么会少五分。

嬴政果断打开了林老师改完作业后一起发下来的答案解读。

仔细核对之后,嬴政才发现原来是作答格式和答案不一致,因为之前基本没有考过对比异同点的材料题,所以嬴政在作答的时候没有分点论述,而是统一放到一起来对比的,他回想起老师上课分析地图的时候也是分点解读,只是没有专门强调这种作答格式。

嬴政想到自己最开始做的那道小论文题,他拿出来和这道题对比了一番,发现后世的这种材料题类型还挺多样的,并不会拘泥于一种形式。

既然已经知道了原因,两人就不再纠结于作业成绩的事情。

一想到明天老师就要讲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嬴政就想着今天可以先总结一下自己关于赋税制度的想法。

蒙毅也积极的和王上讨论了一番自己的看法,两人促膝长谈,又是到深夜才就寝。

第二日,依旧是烈阳如火的一天,嬴政一早先去甘泉宫看了母后,一直待到午膳过后才回到自己寝宫。

回来正好赶上林老师的课,拿出平板,屏幕中很快出现了林老师和她身后写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字样的课件画面。

林老师先是点评了一番昨天的作业情况,就开始了今天的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赋税制度与政府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国家财政最重要的来源,从古至今,各个国家的政府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都会向人民征收赋税。”

“我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赋税,主要包括田赋、丁税、户税以及其他杂税,二是徭役,主要包含兵役、力役以及其他杂役等。”

林老师讲到这里,又切出了一张表格,展示的正是秦汉时期的田赋、人头税和徭役。

“秦朝时期的赋役相对来说是比较繁重的,《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始皇‘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大致是要收取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除了田租,秦汉时期还收取‘刍稿’作为田赋,主要是农作物的秸秆,用来喂养牲畜以及用于一些建筑工程。汉初文景之治时期采取与民休息的经济措施,在赋税制度上体现为税率降低,实行‘十五税一’乃至‘三十税一’的征收标准,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初经济的发展。”

嬴政其实早就料到林老师会如何评价秦朝的赋税制度,一个是因为他在书上已经看到过了相关的内容,另一个就是近日来随着网课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也大概能够感受到林老师所处时空的社会风气。

若是前世的他,应是不太认同林老师的评价的,秦朝的常税、常征制度基本上也是沿袭了战国时旧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略有增加而已。

只是,若说起秦朝的苛捐杂税过多、大兴土木和徭役沉重的话,嬴政也已经意识到,这的确是很严重的问题。

以前的他并不会学那些儒生一般开口闭口将黔首民生挂在嘴上,但如今,他却不得不好好思考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屏幕中,林老师指着课件上展示的表格继续讲解到:“秦朝的人头税主要沿袭了战国时期的一些旧的赋税制度,比如:口钱和算赋,都是依据人口以及年龄等为标准来征收,这种人头税与古代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关。云梦秦简《金布律》中有规定:‘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汉朝口赋的标准是七岁至十四岁,算赋标准是十五岁到五十六岁,其中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要加倍,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汉朝还征收一定的财产税。”

“汉武帝时期,实行算缗和告缗,前者是对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每2000钱纳税一算,也就是120钱,后者是指鼓励民间告发这些工商业者偷税漏税的行为,告发成功的人可以得到没收财产的一半。这种政策侧面体现出汉武帝时期进一步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同时也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