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不当反派去说书[穿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4章(第1页)

彭漱玉也是七窍玲珑心,明白宁景对她的信任以及表达出来的意思,她道:“多谢景先生坦言相告,此事我不会往外传。”

她顿了顿,赞叹道:“华夏真是个了不得的地方,若能有幸去往一见,此生不负。”

宁景微微一笑,听到别人夸他魂牵梦萦的家乡,他心里也别提多熨帖自豪。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张纸条。

彭漱玉看着锦盒里最后一张纸条,直觉告诉她,这里面会是一份她承受不起的大礼。

但是,已经拆了三张,这最后一张不拆,倒显得她魄力不够,也有些失礼。

彭漱玉拿起最后一张纸条,这上面的字迹密密麻麻,墨迹力透纸背,拿在手里无端让人感觉沉重,沉甸甸的一份,不知承载了何物。

她小心翼翼打开这张纸,抬眼看去,五个字映入眼帘——

活字印刷术!

空气安静了很久。

宁景看着在彭漱玉手里微微颤抖的纸,透过光影,他可以看到他写的那些字的倒影。

那是他自寄出信后,几个日夜冥思苦想,慎重决定后,写下来的。

宁景作为华夏人,自然是知道华夏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只是此前,他没想拿出来过。

姜朝是有印刷技术的,但还停留在初期的雕版印刷,面临着两大难题。

一是制作刻板费时费工,且难度大,从事的人极少,比如要印刷的是那种大部头的书,刻板就需要很长时间,如几年甚至更久,就算是小篇幅的话本,也需要个把月,因它是在一整块的木板上雕刻,若是出了一点差错,那整块木板就废了,需要重新来过,所用时间也更长。

而从事这行的人本就稀少,都被宝贵着去印刷重要的文书,没有精力弄这些小话本或者是普通的书籍,所以现在市面上,还是以人工抄写为主。

二则是做好的模板不易存放,毕竟是木质的,时间长了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基于此些原因,姜朝的印刷并没有盛行起来,除非是拓印重要文书,大型推广才会用上,平时的文字传播就靠人工抄写,也由此诞生出一大批从事这行的人。

可以说,在姜朝只要写的一手好字,就不怕没饭吃。

但是,若宁景把活字印刷术拿出来,这个局面就会被彻底改变。

有时候科技发展的太快,长远看固然是好事,然而短期内却会造成社会紊乱。

活字印刷术一旦兴起,首当其冲的就是那批以抄书为生的人,他们将失去这份体面的工作,转而被迫去寻他事,期间造成的家庭纠纷不知凡几。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群人涌入别的行业竞争,那又会发生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