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不当反派去说书[穿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9章(第1页)

宁景闻言,抬手一礼,笑道:“能陪侍太子左右是在下之幸,当不得辛苦二字。”

慕扶光这时却是看向宁景,道:“先生,可知华夏之地可曾遇到过北漠州这般境况?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宁景微微一愣,没成料想太子直接把问题抛给了自己,段少傅二人也是如此,都是向宁景看来。

他们也听闻过那神秘的华夏之事,也想听听看,华夏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如何解决的,或许还能借鉴一二。

宁景略略一忖度,道:“自然是有的,华夏历史五千载,发生旱灾不计其数,与北地相似之状况也是有的,至于解决之法……”

他眼眸一抬,道:“不知殿下是想知道,暂时解决之法,还是根治之法。”

“嗯?”慕扶光微怔,道:“此二者有何区别,还请先生解惑。”

段少傅二人也是起了兴致,都静声听宁景言说。

宁景道:“暂时解决之法,自然就是朝廷派人前去赈灾,无论如何,二城百姓陷于旱情之中,若老天爷一天不下雨,难道就要他们一天天挨下去不成,无水无粮人只能活三日,要是朝廷不管,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

他话刚落下,那位大人就点头,赞许道:“这位先生倒是看得明白,可笑有些人身居高位,却是对此不闻不问,还指望着老天爷降雨救下二城之人,却不想,要是一日日不下雨,莫非就让那二城百姓死绝了去么?”

他侧首对段少傅言道:“段大人,赈灾之事刻不容缓,明日早朝当再议此事,陛下一日不下旨赈济,我便一日不停提起此事!”

段少傅摇摇头,道:“若是国师能出面,这件事便就迎刃而解了。”

他再看向宁景,道:“那不知根治之法为何?”

宁景笑了一笑,道:“想来诸位也能清楚,赈济只是一时,如这位大人刚刚所言,一地发生旱灾,那来年乃至往后,亦有极大可能连续发生旱情,直至一地变成不毛之所在。”

“而这根治之法,就是阻止其恶化下去,以人力改善环境,梳理气候,预防旱灾发生。”

段少傅二人闻听此言,顿时眼睛一亮,这话不就是说到他们心坎里了么!

北地如今气候恶化,一年赛过一年干旱,有些地方早就不宜人居住,然而,受旱情影响的百姓上百万之众,不可能遇到旱情就安排朝廷救援,把人迁走。

前者,朝廷无法次次都能前去赈灾,也没办法及时赶到,而晚一刻,就不知多少人丧生其中,就比如这一次,他们听的消息上奏时,已经是八月,别的地方百姓都已秋收,庆祝着丰收,还有人已经开始准备过冬事宜,然而那二城百姓却是望着干裂空荡的田野,欲哭无泪。

不知多少人丧生在这次干旱里,也不知多少人看着空荡的米缸在愁秋冬日如何度过。

至于后者,迁离是常用的对付灾情的手段,然而,北地那么多百姓,不可能全部迁走,哪怕知道这天雨水越来越少,迟早有一日整个北漠州都会如石观二城一样,可是他们能如何办,还不是能过一年是一年。

如果,真的能如宁景所说,改善环境,梳理气候,让这种情况不再继续下去,甚至将北漠州变成宜居之地,那确实是个根治之法,只是如何实施,才能如此呢?

宁景心里一个想法逐渐成型,这个想法在他编写张三的天灾求生之时,他就曾有过,只是那时候,他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没有详细去整梳。

其实,宁景最不喜欢的事,就是被动应对,不管是人为之事,还是天灾之事。

就比如天灾,虽然注定不能做到百分百零损失和零伤亡,但是主动预防绝对比被动应对损伤要小的多。

只是在此之前,他只想过书中的那些灾难迟早要爆发,他便教给人们应对之法,在面临各种天灾时如何自救,却没有想过,告诉人们如何去预防天灾。

那时候的他,也没有能力去呼吁人如此做。

现在,他却有了这个想法,若是他能整理出来一系列预防天灾的措施,并且让人们实施下去,那是否能最大程度的减轻天灾呢?

四人在房中谈论许久,外面一众官员等待着,不时还有官员来拜访,但是也不再被招入殿中,一直到了晚间时分,才看到段少傅二人走出来,还在不时交谈着什么。

外间官员已是散去大半,只有两人还在等着,见段少傅出来,连忙迎上去,询问他事情如何了。

段少傅抚了抚白须,道:“太子已是悉知北地之难,明日朝堂上,我等再将此事提及相信情况必不会如今早这般。”

那官员松了一口气,见段少傅心情颇好的模样,便旁敲侧击的问他在殿中聊了什么。

段少傅却是没有透露分毫,只言过些时日就告诉他。

殿宇内,宁景脑中梳理着东西,他刚刚和段少傅二人详谈甚欢,互相交换了许多想法,对他也是很有帮助,让他更加了解北地那边的状况。

他打算等回去之后,就把刚刚聊过的东西记录下来,到时候整理成册,再拿给他们看。

这时,他忽而听到慕扶光道:“先生,吾想前往北地一行,亲眼看一看北地之情形,先生可愿随吾同行?”

宁景微愣,看向慕扶光,后者单薄的身体坐的笔挺,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是坚定之色,正希冀的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