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元配曲渚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第1页)

听了魏年话里的来龙去脉,陈萱坐下劝魏年一句,&ldo;把你的难处好生与焦先生说一说就是了,我看,焦先生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rdo;

&ldo;你不知道他们这一种人,我就卖几样器物,就好似我做了什么对不起天地的事一般。这些东西,多了,只要是祖上做过官发过财的,谁家没几样?子孙不争气,留不住,往外卖,自然有人接手。我不明白他们的意思,卖给洋人就是对不起民族,卖给他们,就是对得起民族了?不过一件小小器物,叫他们说的天一样的大,真是好笑。有这功夫,多做几件于家于国有益之事,也不枉他们读那满肚子的诗书文章。&rdo;魏年手里茶盏往桌上一撂,发出&ldo;啪&rdo;的一声,&ldo;我难道不盼着国家好?要是国家好了,我做生意也不用与这些洋人虚与蛇委了。可国家如此,先得说咱们自己把日子过好,再说别的吧。&rdo;

魏年抱怨一回,一到国家层面,陈萱就听不大明白了,不过,她也不觉着魏年哪里不对,便又宽解魏年一回,&ldo;焦先生也不过是一时没想通吧,待他想通,自然会好的。&rdo;

&ldo;书呆一个,不必理他。&rdo;

&ldo;也别这样,我看,焦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这人,谁没长处,谁没短处呢?你到底是随他念了这些时候的书,阿年哥,能缓和一下,还是缓和一下。这不过是些误会。&rdo;

魏年翘起二郎腿,&ldo;我可不去跟他说好话。&rdo;

陈萱心下一动,&ldo;这也没事儿,在我们乡下,要是两家子不痛快,请个中人缓和一二就好了。不如,请个与焦先生认识熟悉的人,缓和一下。&rdo;

&ldo;不成,捣腾东西的事,不能给太多人知道。&rdo;

陈萱是很愿意与有学问人打交道的,虽说焦先生是个男子,可听魏年说,现在男女都一样了,外头也不禁男女来往。陈萱大着胆子同魏年商量,&ldo;阿年哥,要不这样,我过去同焦先生说一说,你看行不?&rdo;

&ldo;你?&rdo;

陈萱点头,&ldo;你们那些大道理我不知道,可你们是各有各的理,我过去听焦先生说一说,他把心里的道理讲出来,心里舒坦了,估计也就好了。再者说,咱们主动过去,他也得给咱们个台阶下。我把你的难处,也跟焦先生说一说。&rdo;

世界潮流是啥,陈萱不清楚。可陈萱知道,世界潮流这东西,不在魏家。既不在魏家,肯定在外头,家里有魏老太太,她能出门的机会太少了。陈萱就想着,能寻机多出去瞧一瞧,瞧一瞧,外面的世界。

第31章焦家

陈萱自动请缨想帮着去找焦先生说和一二,魏年先是有些犹豫,不过,看陈萱一幅自信满满,特别想去的模样,魏年道,&ldo;你去了能跟他说什么,要是赔礼道歉就不用了。咱们又不欠他的,不必跟他低头。&rdo;这是他与焦先生的事,魏年不愿意陈萱去跟人赔礼道歉的受委屈。

陈萱笑眯眯地,&ldo;哪里就是低头道歉了,像阿年哥你说的,咱们并不欠焦先生的。我就是觉着,相识一场,要是因着彼此实在不对脾气,那就算了。可原本挺好的,就因着误会结怨,有点儿可惜。我过去说一说这事儿,要是成就成,不成也就算了,反正,咱家也尽了力。&rdo;

魏年看陈萱还挺有把握的模样,问她,&ldo;你去了打算怎么说?&rdo;

&ldo;这能怎么说啊,照实说呗。就说,以后再有这事儿,要是有像焦先生这样的文化人想买,咱们当然是自己人偏帮自己人的。这一回,当真是不巧。焦先生原就是通情理的人,咱们亲自解释,他难道还要说咱们的不对?原就是他来晚了的。&rdo;陈萱一五一十的道。

魏年想,这话倒也不卑不亢,遂点了点头。

魏年行事,向来讲究。他还自铺子里扯了一丈二的深色料子,一丈二的黑底红花的缎子,让陈萱带过去,毕竟是去解释这事的,不好空着手。魏家做的面料生意,就用料子送礼了。

陈萱正抓紧时间抄书哪,见着这料子还说,&ldo;不用料子,我想着,当初阿年哥你不是给过我两本书么。我看那书有些年头,到后邻问过许老爷。许老爷说,一本是明版书,一本是前清乾隆皇帝时的书了,也有些年头。我抄一本,然后,把书送焦先生。又不用花钱,焦先生做学问的人,肯定更喜欢书的。&rdo;

魏年道,&ldo;我送你的书,你干嘛送人哪。&rdo;

&ldo;书就是看的。那本明版的,我都背下来了,书就送给许老爷了。这本乾隆皇帝时的书,还没看,我先抄一遍,这本送给焦先生吧。&rdo;陈萱笔下嗖嗖嗖的抄着,魏年郁闷的,原来早叫陈萱送了一本出去,可拿陈萱也没法。关键,魏年也没当什么大事,不就一本书么。他倒是很赞同陈萱的说法,书就是用来看的,又不是用来收藏的。

魏年倒是挺好奇一件事,&ldo;许叔叔那人,脾气可是有点儿各色,你还能同他说的来。&rdo;

&ldo;也不是说的来。&rdo;陈萱停了笔,看魏年一眼,&ldo;许老爷人挺好的,以前都是许家妹妹偷偷把书借给我,现在许老爷说,我看完了手里的书,只管找他换别的书去。他是那种特别爱惜书的人,我把那本明版的书送他,他既高兴,又觉着不好意思收。我劝了他好些话,还说以后少不得有不懂的地方,要请教他学问,他才收了。&rdo;又继续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