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命女春日宴的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第1页)

因此,他也就放出了&ldo;太子三姨要找女先生&rdo;的消息,并且打算围观一下梁玉是怎么挑选先生的。

三日过后,梁府搬家。

宋奇带着一队车队,悄悄到了梁府,人、物装车,一气拉到长乐坊新宅,开了大门,最后一辆车进门,大门一关。哪辆车里的人到哪处院落,哪箱里的东西又搬到哪里,按着箱上的签子和手上的单子,分门别类地分好。

放下东西,人到前厅集合,车出去。宋奇通过几天的接触,对梁满仓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告诉梁满仓,他已经准备好了奴婢,这些都不用梁满仓花钱‐‐他会向皇帝打申请。

梁满仓心情越发好了:&ldo;宋郎就说,接下来要咱怎么干吧!&rdo;

宋奇这两天跟梁玉打听了一下,梁家上回都学了些什么玩艺儿,然后大摇其头,这些都不是京城生活实用的东西。萧司空一面认定梁家不学无术,一面又把梁家当正经国戚来要求,这不有毛病吗?你跟个三尺高的毛孩子说话,不得蹲下来跟他一边儿高才方便吗?

读书识字当然是对的,寻常人不苦读个十载,就能学成人了?读书慢慢来,你得先告诉他京城是什么样的,把他理出个京城人的样子来!这全家,现在合适读书的就是三姨。别人先改头换面吧!

宋奇摸清套路,先请梁满仓说话,叫梁家人把布罩衫给去了,再叫裁缝来给裁衣服,然后是带了男女奴婢来,让梁满仓琢磨着怎么分配奴婢,别他娘的叫侍候人的奴婢给你种菜,行不?

还有称呼,排序得排好了,长一辈、幼一辈,都按什么办法排序称呼?狗蛋、二愣的叫着,听着也不雅。哪怕是好听点的名字,也不大合适总挂嘴边。叫小娘子小郎君的多好?

想打儿子了,不用自己动手,叫奴婢请个家法不就得了吗?

一样一样,都得掰过来。

养移体,居易气,就是这么来的。

梁满仓大惊:&ldo;不学走路磕头啦?&rdo;天地良心,上回学的礼仪使过一次就再没用过,手生,动作都不大周正了,这进宫不是给大闺女和外孙子丢脸吗?

宋奇道:&ldo;当然要学,不是现在。现在咱们得说说衣食住行,诸般生活。&rdo;世家为什么面圣的时候从容?一是家世底气,二是日常生活里举止就已经形成习惯了。

梁满仓心道,先前那两个是萧司空派来的,这个宋郎君是圣人派来的,那还是听圣人的吧。抄着个手,老老实实地听宋奇吩咐。宋奇这才发现,萧司空真是个妙人!觉得梁家不体面,他用什么办法呢?一、读书,二、叫别人别搭理梁家。你不搭理,他就不存在了?

啧!

宋奇就按自己的想法,一一给梁家再掰过来。他告诉梁家人:&ldo;不过是习惯而已。站在朱雀大街上看过往行人,谁的脑门上也没刻着姓氏郡望!&rdo;宋奇自己出身就不大好,小吏出身,但是干事比出身高的人利落得多,他不认为出身好就代表能力高了。

正讲着,宋奇安排的门上管事来报:&ldo;郎君,有位娘子来应募先生。&rdo;

宋奇顾不上再讲,请来梁玉:&ldo;有妇人应征,不知三姨要如何见她?&rdo;

梁玉道:&ldo;劳您给准备笔墨,再拿本《论语》来。&rdo;这本书是她唯一知道几句的经书,还是船上袁樵给讲的。

宋奇有心看她行事,一一照办了。

进来的是一个穿着绸袄的妇人,绸面已有些褪色了,人还算精神。进来先见梁满仓,梁满仓道:&ldo;那个,啊,您就跟我家闺女说话吧。&rdo;说完又后悔,好像不大够像个有派头的老翁!

梁玉与妇人打个照面,问一声:&ldo;先生贵姓?怎么称呼?&rdo;

通了姓名,这是位姓李的妇人,夫家姓王,梁玉便请她先写几行字。梁玉自己认得最熟的是千字文,就写这个。写了一看,字迹还算工整,可是比起她见过的刘夫人的拜帖,袁樵的手书,又差了不少。

想了一下,梁玉又请她讲几句《论语》,也不如袁樵讲的透彻。梁玉有些失望,还是问了她的住处,请她回去听信。

如此几个,要么是字不好看,讲得也不好,要么是字还能看,讲得不行。宋奇笑道:&ldo;三姨要挑到什么时候呢?&rdo;

&ldo;要一个讲得能叫我听得眼睛发亮的人!字写得不好也没关系。&rdo;

宋奇抚掌大笑:&ldo;那下官便祝三姨得偿所愿。&rdo;

过了一个月,梁玉已经见过了七个妇人,没有一个能令她满意的。此时已是二月末,第八个妇人来了。

来人也与先前那些妇人差不多,三、四十岁的年纪,相貌很平凡,只能说长得端正,身上的衣服虽合体却也有些陈旧了,头上也只一根银簪挽发。但是举止从容,不见局促。

梁玉一眼就相中了她!

看到她。梁玉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兴奋,仿佛嗅到了同类的味道。

【我他娘的不是这号人啊!】梁玉觉得很奇怪,自己与这个妇人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人家一看就是摇笔杆子的,自己是个抡菜刀的。这么个斯文的人,居然能叫自己觉得有趣,太奇怪了!

梁玉同样问她的姓名。

妇人道:&ldo;敝姓吕,双口吕。&rdo;

梁玉没有按照原来的套路让她写字,而是问:&ldo;吕娘子为什么来我家?&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