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金庸江南七怪的名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陆冠英(第1页)

推开窗户,向外望去,只见庭院中许多人打着灯笼,还有好些人来来去去,不知忙些甚么。

岳华抬起头来,只见屋顶上黑黝黝的有三四个人蹲在那里,灯笼移动时亮光一闪,这些人手中的兵刃射出光来。

岳华轻轻跃上屋顶,他轻功高绝,并不惊动他人,连续跃过几个屋顶,最后跟在众人身后上了一条大船。

于拔篙开船声中跃上篷顶,在竹篷隙孔中向下望去,舱内一人居中而坐,赫然便是少庄主陆冠英。

众船摇出里许,湖中海螺之声又呜呜传来,大篷船上一人走到船首,也吹起海螺。

再摇出数里,只见湖面上一排排的全是小船,放眼望去,舟似蚁聚,不计其数,犹如一张大绿纸上溅满墨点一般。

大篷船首那人海螺长吹三声,大船抛下了锚泊在湖心,十余艘小船飞也似的从四方过来。

岳华低头瞧那陆冠英却是神定气闲,心中暗暗赞许,“陆冠英小小年纪,逢大事却这般沉得住气,倒是个人物。要是能将其收归麾下,倒是得一强力臂助。”

岳华全然忘了,自己今年不过十六,比陆冠英还要小上几岁。

过不多时,各船靠近。每艘船上有人先后过来,或一二人、或三四人不等。各人进入大船船舱,都向陆冠英行礼后坐下,对他执礼甚恭,座位次序似早已排定,有的先到反坐在后,有的后至却坐在上首。

只一盏茶功夫,诸人坐定。这些人神情粗豪,举止剽悍,虽作渔人打扮,但看来个个身负武功,决非寻常以打鱼为生的渔夫。

陆冠英举手说道,“张大哥,你探听得怎样了?”座中一个瘦小的汉子站起身来,说道:“回禀少庄主,金国钦使预定今晚连夜过湖,段指挥使再过一个多时辰就到。这次他以迎接金国钦使为名,一路搜刮,是以来得迟了。”

陆冠英道:“他搜刮到了多少?”那汉子道:“每一州县都有报效,他麾下兵卒还在乡间劫掠,我见他落船时众亲随抬着二十多箱财物,看来都很沉重。”

陆冠英道:“他带了多少兵马?”那汉子道:“马军二千。过湖的都是步军,因船只不够,落船的约莫是一千名左右。”

陆冠英向众人道:“各位哥哥,大家说怎样?”诸人齐声道:“愿听少庄主号令。”

陆冠英双手向怀里一抱,说道:“这些民脂民膏,不义之财,打从太湖里来,不取有违天道。咱们尽数取来,一半俵散给湖滨贫民,另一半各寨分了。”众人轰然叫好。

岳华啧啧称奇,“看来这陆冠英还是各寨的总头领呢。”

陆冠英道:“事不宜迟,马上动手。张大哥,你带五条小船,再去哨探。”

那瘦子接令出舱。陆冠英跟着分派,谁打先锋、谁作接应、谁率领水鬼去钻破敌船船底、谁取财物、谁擒拿军官,指挥得井井有条。

岳华现在再看陆冠英大有欣赏之意。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陆冠英妥妥的一个将才呀。

适才与他共席时见他斯文有礼,谈吐儒雅,宛然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哪知竟能领袖群豪。

陆冠英吩咐已毕,各人正要出去分头干事,座中一人站起身来,冷冷的道:“咱们做这没本钱买卖的,吃吃富商大贾,也就够啦。这般和官家大动干戈,咱们在湖边还待得下去么?大金国钦使更加得罪不得。”

陆冠英脸上变色,尚未回答,群盗中已有三四人同声呼喝。陆冠英道:“马大哥初来,不知这里规矩,既然大家齐心要干,咱们就是闹个全军覆没,那也是死而无悔。”

马青雄道:“好啦,你干你们的,我可不趟这锅混水。”转身就要走出船舱。

两名汉子拦在舱口,喝道:“马大哥,你斩过鸡头立过誓,大伙儿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马青雄双手挥出,骂道:“滚开!”那两人登时跌在一边。他正要钻出舱门,突觉背后一股掌风袭来,当即偏身让过,左手已从靴筒里拔出一柄匕首,反手向后戳去。

陆冠英左手疾伸,将他左臂格在外门,踏步进掌。马青雄右手撩开,左手匕首跟着递出。两人在窄隘的船舱中贴身而搏。

只见两人再拆数招,陆冠英左拳挥出,砰的一声,结结实实打在马青雄胸口。

马青雄一个踉跄,向后便倒。他身后两名汉子双刀齐下,马青雄立时毙命。那两名汉子提起他尸身投入湖中。

陆冠英森然道:“众家哥哥,大伙儿奋勇当先。”群盗轰然答应,各自回船。

片刻之间众舟千桨齐荡,并肩东行。陆冠英的大船在后压阵。

看到这里,岳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心中为陆冠英喝了一声彩。

“儒将之风,杀伐果断!此人可为良将。”

岳华从头看到尾,颇感不虚此行。心中已经暗暗绸缪,怎样才能将陆冠英收归麾下。

陆冠英的大船行了一阵,远远望见数十艘大船上灯火照耀,向西驶来。

两边船队渐渐接近,一会儿,叫骂声、呼叱声、兵刃相交声、身子落水声,从远处隐隐传来。又过一会,官船起火,烈焰冲天,映得湖水都红了。

岳华知道群盗已经得手,果见几艘小舟急驶而至,呼道:“官兵全军覆没,兵马指挥使已经擒到。”

陆冠英大喜,走到船头,叫道:“通知众家寨主,大伙儿再辛苦一下,擒拿金国钦使去也!”报信的小盗欢然答应,飞舟前去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