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荒年囤粮记免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第1页)

王宝山活到四十几岁,从来没有见到过人吃人惨象。

只在小时候听爷爷讲起爷爷年轻时县里发大水把庄稼淹了,好多村子颗粒无收,没有饭吃的人先是吃草根树皮,然后吃观音土,最后饿到受不了就易子而食。

那时候他还问爷爷:“那他们不会进林子打猎吗?”

爷爷轻笑一声,说打猎哪有想的那么容易。山里的东西精着呢,只有打猎的好手才能打到猎物,至于其他人还是吃树皮吧。

百年前发大水,百年后反而干旱到地都裂开,两边要是折中一下该多好,总不至于死那么多人。

不光王宝山,王家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这般想的。

王宝山还讲起他们家怎么发达的,他爷爷大字不识一个,家里一亩地都没有,就靠太爷爷帮人家做长工养活。

等他爷爷长大,家里孩子多养不起,就把他送去城里木匠家做学徒,没有工钱,能吃饱已经不错。好在他爷爷格外勤勉,学了把好手艺,出来单干之后,挣得几个钱,买地娶媳妇,开头才三亩地,经营一辈子到老已经达到四十亩。

爷爷孩子多,活下来的仅有王宝山他爹还有大伯,大伯生下王宝兴。

分家的时候,两个儿子把四十亩地平分掉,各自经营几十年下来,把二十亩土地变成四十亩甚至六十亩。

王宝山老实不懂变通,死守着他爹传下来的六十亩地,不多不少;王宝兴聪明擅长经营,把原先的几十亩翻番变成上百亩,从此成为王家村最富裕的人家。

王宝山属于小富即安类型的,家里地多,丰年卖完粮食家里能有余钱,荒年也不会饿死。

人活到老就是为了吃饱喝足,他对这几十年来的生活已经非常满足。

接下来一段日子,陆陆续续好几波人来到王家村,他们大多来自西边。

后面来的人几乎都瘦骨嶙峋,精气神远远比不上第一波。

起初村里人还会怜悯他们,赠口水喝。

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村民心里也就渐渐麻木起来。

至于王家村为什么连口水都不肯给,就要引出一段故事了。

大多数灾民见王家村死活不给粮食,但给口水已经算仁义的,所以饮完水之后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直到有一波过来,那一伙人得有上百人,大多为青壮年,看来是几个村子一起上路。

他们仗着自己人多势众,喝完水不肯离开,只说不给粮食绝不走。

对面不是善茬,王家村同样不好欺负。

王家村在西边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上,灾民们逃难路上大多要经过王家村。要是人人都管他们要粮食,他们老实给完一个,接下来就要给第二个、第三个……

就算富裕如王宝兴,也折腾不起。

见到王家村拒绝他们的要求,那等脾气暴躁的甚至想要冲过路障过来同他们拼命。

王宝兴拄着拐杖,显然被气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