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良弓记梦里闲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章(第1页)

“北六省均报了灾,就算未曾下雪,天也比往年寒冷。”回答的是首辅袁宏谅,他不太明白为什么圣上要找良弓县主来,要知道陛下在的时候太子也仅仅出席过五次内阁会议,这次这么大的事,皇上都没有叫太子,竟找了良弓县主来。

“这次找你来,是为了良种之事,不知有多少良种储存?”

“原先只备了直隶、山东、山西三省之用。”而且这三省还是有水份的,山东、山西小麦种植面积占了耕地的三分之二,玉米种备得不多,可眼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县主,若是加上农人家里存的和国库中的种粮呢?”袁宏谅道。

“袁大人有所不知,玉米种乃是从海外之地运来,尚需驯化改良,直隶的良种在山东未必是良种,在山西更未必是良种,就算是直隶一省,也各有土地不同,这六省良种就有甲、乙、丙三种,三种之中又有1、2、3、4号对应各地,更何况若是天侯有变,种亦要有变,来年若真是大寒年,玉米怕也是要减产的,另有红薯种、土豆种,山东前年才开始试种玉米,山西是去年试种玉米,农人手里留的良种一是有限,二是不及种子田里耕种的种子好,三是有些农人只认小麦,不认玉米。更不用说红薯和土豆了。四是有些农人并不会种玉米。”

云雀的话穿越帝也仅是听懂了一半,阁臣们面面相觑并不十分懂,倒是户部侍郎刘俊听懂了,“县主的意思是……种子不够?”

“像是袁大人说的,事急从权,在储备粮中优选良种也是成的,只是……若是供应北六省,就难了。”首先就是人认不认的问题,农民有没有钱买种子的问题,买来了种子会不会种的问题。

“县主如何得知北六省都要种玉米?”袁宏谅道,在北六省强力推广玉米是陛下的主意,他还在怀疑玉米会不会一样减产甚至绝产,他还怀疑这是不是良弓县主想要谋财的手段。

“天。”云雀指了指窗外的天,真的下雨了,在天空中尚是雪粒子,到了下面变成了雨,寒风吹进海清河晏,众人都打了个哆嗦。

“朕听说,良弓县的玉米,比别的地方长得粗壮不说,还不怕病虫,县主可有良策?”

“这……”云雀看了眼乔承志,深深叹了口气,“良弓县的玉米种是有毒的。”

“啊?”在场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列位不必害怕,良弓县的玉米种外皮包着一层微毒,种植之后虫鼠不侵,因此长得才比别的地方粗壮些,另还有坐水种植之类的,若是来年天寒,怕是要种玉米秧。”接下来她又说了一堆如何种玉米的话,把在场的人全说晕了。

总之内阁讨论出来的结果就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玉米、红薯、土豆,良种由良弓县提供,良弓县派出百名老农赴各省指导种植,同时种植种子田。

“臣女还有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袁大人方才说农人按册领种,不需还,臣女有异议。”

“县主难道还想要高价卖良种不成?”袁宏谅道。

“臣女想的是一斗种还两斗粮。”

“这是为何?”

“若是不用钱也不用还,必有人冒领,也必有懒汉无赖拿回良种之后煮了吃了,也必有人贪污,若是一斗种还两斗粮,拿种子的人,就要三思了。”其实就是这样,也避免不了贪污,锦衣卫再厉害,律法再严格,也避免不了这种事。

“好个三思,从今以后此为定规,每年春天农人可凭官府的垦荒令或地契领良种,秋季若无大灾需还官府两斗粮。”

“陛下,还有斗。”刘俊忽然说道,他出身农家,家里原有些根基,因此能供他读书,谁知后来父亲因为不识字,误签了契书,家中地尽被无良豪强并吞,父亲也一口气上不了活活气死了,他一怒之下投军造反,因为是难得的“秀才”,得到了乔承志的重用,三十岁不到已经位列户部侍郎。

“哦?”

“陛下可听过小斗借大斗还?”

“还有这样的事?”

“借粮时,官府用的是小斗,还时,用的是大斗,大斗小斗,相差一倍有余……”

“嗯……传朕的旨意,工部派专人督造斗,称,砣,勿使分毫不差,锦衣卫每旬严查,每月抽查,若是国营粮店,种站,有人小斗换大斗,大斗换小斗,立时人头落地!”

这就是乔承志一直让某些人垢病的地方了,用律令太严,几乎不给人“改过”的机会,百官战战兢兢,生怕稍有不慎就丢了性命,大齐朝早期当官实在是非常高危的职业。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超无聊……闲人查了很多资料,估计也不怎么正确,但是小斗借大斗还确实是古代坑农顽疾。

☆、第94章仁善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培酒,就算是今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早了些,仆人们依旧及时拿出了主人需要的器具,在宜园碧海中的观渔亭准备了酒宴,方便主人和他高贵的客人观景聊天。

主人姓史,名琰,父亲是忠肃侯史江,宜园离大明宫极近,天气晴好的日子,站在最高处恰好能看见大明宫最高处海清河晏的全貌。

史琰是史江的长子,也是已经钦定了的侯世子,不同于他的浑人弟弟,史琰为人聪慧,智计百出,是年轻一辈勋贵子弟中顶顶出色的人物,太子与他相交莫逆,两人如亲兄弟一般,今个儿史琰设酒宴,宴请的就是太子和几位与两人交好的名士,这几个人无一不是文人出身,有些已经入了翰林院,有些得了举人的功名,在京中备考,还有一个自称不喜功名利禄,不肯回家被父母唠叨取功名,说要去畅游天下,却在京城这个大染缸里闲逛,其中就有太子洗马凌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