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良弓记梦里闲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7章(第1页)

他们说得正热闹,外面宫人通传,“谭医女求见。”

“让她进来吧。”兰公主道,“今个儿让你们见一位奇人,替人诊病不开药方,偏要让病人吃喝些穷人才吃的乌糟东西,据说前朝的太后极喜欢她,也不知是被什么迷了眼。”

谭医女站在门帘前听她说这些话,站在原处等着她说完这才进来了,“给太子请安、给晋王请安、给兰公主请安。”

“免礼。”

兰公主瞧着她,“你刚才去替良弓县主诊脉了?她生了什么病?”

“良弓县主年轻贪凉得了风寒,又因天燥得了咳症。”

“你给她开了什么药方?”

“姜汤和秋梨膏。”

“你看看,她果然是没病,只需喝姜汤就能好了。”兰公主道,浑然忘了先前还抱怨说谭医女不爱开药方,只让人食疗。

“她得了咳症是真的,这些日子宫里咳得人极多,要依我说应再派位太医去瞧瞧。”乔守业道。

“自大康朝起,宫里,民间都是男医医男人,女医医女人,若非重病女子不召男医瞧病,她不说,谁能找个男医给她?”

“我去瞧瞧她去。”乔守业道。

“慢。”乔继业叫住了他,“你忘了父皇禁了你的足吗?来兰妹妹这里探病是得了母后准许的,去她那里被父皇,母后知道了定要骂你。”

“哼!不过是闯宫这样的小事,父皇就这般小题大作……”

“闯宫的事可大可小,父皇对你已然是轻纵了。”乔继业轻敲了一下弟弟的头。

“哪有……”乔守业嘟囔道。

兰公主见两人都不再说雷云雀佯病的事,顿觉有些没意思,眼睛飘向窗外,窗外熬过了冰雪的各色菊花再次出了花苞,不知何时又要盛放,可怜她因一个外人被父皇责怪被困在此处,不知何日才得自由。

静贞紧紧握着手中的陶哨缩在米缸里,听着外面的吵闹声,那个高颧骨的带发修行丑尼姑被人发现死在水井边,几个谛听司的人到处查找凶手,偏偏那几个割了舌头的尼姑像是疯了一样,拼命的干嚎,与谛听司的人想要控制她们,却和她们打在了一处,师父把她藏在米缸里,告诉她不要出来。

过了许久,吵闹变成了几声闷哼,然后悄无声息了,她从米缸里站起来,掀开盖子瞧外面,外面没有人……整个尼庵静悄悄的,像是除了她之外再无旁人。

她从米缸里爬出来,四处寻找,除了几滩不知是谁的血渍之外,连鬼影子都看不见,不止是谛听司带发修行的尼姑,连那几个没舌头的尼姑也不见了,师父慈念也不见人影,她拿出哨子含在嘴里边跑边吹,哨子一声比一声急促传出老远老远,她想着快点来啊,滕指挥使,快点来啊……

就在她像无头苍蝇似地乱闯一气时,一阵风吹过衣角的声音,滕鲲鹏用轻身功夫翻墙而入,没过多久就出现在了她面前。

她向滕鲲鹏扑了过去,拉住他的衣袖,“没了!全没了!庵里的人全不见了。”

“发生了何事?”半月庵一直是谛听司的地盘,谛听司那帮货向来行事神秘,谁也不信,有了内奸的事,他也不太信谛听司,为了不被谛听司觉察,他一直不敢靠得太近,只在远处租了间客栈的二楼,用千里眼(单筒望远镜)察看情形,晨起时上官差人找他,让他不要再追着半月庵不放了,万一被谛听司知道了又是一场风波,他据理力争,上官答应他再给他三天的时间,回到客栈时问值守的锦衣卫,都说没事,谁知不到一刻钟就听见了哨子响。

“晨起时那个丑尼姑……叫什么的来着……”

“末莲。”

“是她,就是她,她死在了井畔,谛听司的人搜庵,谁知那几个没舌头的尼姑竟与她们撕打了起来……师父将我藏到了米缸里,谁知我从米缸里出来,庵里竟空无一人,连末莲都不见了。”

“走,我和你一起去看看。”滕鲲鹏看见那些血渍就晓得至少死了四个人,可偏偏不见尸首,他的手下他清楚,断然不会是庵里出来几个扛着尸首的人都看不见的睁眼瞎子。

可偏偏就出了事……他在庵里来回走动,终于觉察了到了不对劲之处,侧殿进身应是十七步宽,里面却只有十五步……

他在后墙摸索,发现一块松动的砖头,轻轻一拉……出现了一处暗门。

“你与我来。”他到了门外,抽出腰间的烟筒,向天空射出一道红烟。这是锦衣卫的暗号,半月庵地位特殊,就算听见哨声他也不敢带大队人马前来,现在确定有事又发现了暗门,正好叫人来,“你去开了大门在门旁等侯,我的手下马上就到,我去暗道看看能不能追上她们。”

“不!不要!我要跟着你。”静贞拽着滕鲲鹏的衣裳不放。

☆、第97章秘道

滕鲲鹏先是去柴房找了根木柴,又找了几块破麻布缠上,淋了灯油在上面做了个简易的火把,先把火把放进暗室,见火把烧得很旺,且里面有风吹过来,知道里面有通风,让静贞跟着自己不要乱走,进了暗室。

这暗室应该修了很多年了,暗室的砖与外面半月庵的墙砖颜色大小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这里面的砖少年风雨,瞧着比外面的墙砖略新一些,地道里通风尚好,里面只有些许的霉味,他心道这样一间暗室,他不过试探几下就打开了,为什么当初两位公主搬来时,没有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