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凤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第1页)

用句现代化的话说,就是阎罗王此举既然人性化的考虑到了广大阴魂的乡亲之情,又为广大孤魂野鬼的脱贫制富创造了条件,还能拉动内需,促进阴间的消费,实属一举数得。

现代的鬼节,算上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一年还能过两次。

只不过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西方的鬼节已经演化成了一种娱乐文化,中式的鬼节则被称为封建迷信,祭祀什么的也只能是老百姓的个人行为,根本不会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而现在展现在孟彤眼前的中元节,却是一个举国共度的,人们用新收的米粮祭祀祖先,向祖先报告丰收的的大日子。

孟彤慢慢的赶着骡车,随着人流往一品鲜酒楼前进。

此时不过才辰时初,大街上的人却已非常多了。

街口巷尾都有人拖家带口的在烧元宝蜡烛,且还有人一边祭拜一边念念有词,大街两旁则摊满了各种卖香烛纸钱,冥器房舍,纸衣纸帽,纸靴纸袜等物品的摊子。

空气弥漫着浓浓的香烛的味道,纸灰漫天飞舞,路边随处可见烧纸祭拜的火光。

明明该是阴森恐怖的场景,却因为人人参与,而搞得跟过大年一样热闹,这让孟彤不自禁的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整个大周朝的人,在这一天几乎都在忙着祭祀先祖。

而官府为了安民心,亦请了僧人为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诵经超度,以免它们为祸人间,同时也有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保佑地方家宅平安的意思。

骡车行至一品鲜门口停下,门口的小二一见便立即迎上来牵住了骡子的缰绳,扬着笑脸问孟彤,&ldo;这位小哥,可是要用饭?&rdo;

&ldo;有位姓周的公子和姓齐的公子应该在你们这边订了间临街的包间,我是来赴约的。&rdo;孟彤跳下车辕,把手里的鞭子递给小二,又顺手扔了块差不多八分的碎银给他。

那小二原本微微皱起的眉头,在收到碎银之后,立即就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翻转,眉开眼笑对孟彤点头哈腰道,&ldo;这个时辰离午膳可还有好一段时间呢,您来的可真够早的。&rdo;

孟彤只微微一笑,没有理会店小二的搭讪,转身去车厢后头把孟大和春二娘扶了下来。

那小二倒也识趣,见孟彤不理他,转头冲酒楼里喊了一嗓子,&ldo;掌柜的,有客到。&rdo;便把骡车牵去了后院安置。

孟彤扶着孟大和春二娘进了酒楼。

此时大堂里已坐了不少客人,倒也没几人注意她们一行三人。

&ldo;您三位可是孟家老爷、夫人和孟彤姑娘?&rdo;掌柜的似是一早就得了吩咐,因而一见孟彤三人,就道出了她们的身份。

&ldo;正是我们。&rdo;孟彤冲这位精瘦干练的掌柜笑了笑,客气的道:&ldo;麻烦掌柜的遣个人带我们去包间。&rdo;

&ldo;姑娘莫要客气,鄙姓方,您称在下方掌柜即可。&rdo;方掌柜说完转身在前头领路,一边热情的道,&ldo;齐少爷订了二楼的天字一号包间,您三位请这边走。&rdo;

齐子骁订的这天字一号包厢算是个豪华大包间,分内外两间,中间以一扇屏风相隔。

外头摆着吃饭用的圆桌,屏风之后还有一张小榻可供人小歇之用。

包间里的两扇窗户都是面街而开的,站在窗边能将街上热闹的景象尽收眼底。

方掌柜的目光在孟大和春二娘的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从容环视包间的孟彤身上,&ldo;不知姑娘对此间可还满意。&rdo;

&ldo;我很满意。&ldo;孟彤点点头,露出一丝微笑,道:&ldo;还要烦劳掌柜的上些新鲜瓜果,我们不喝茶叶,您这儿可有陈皮姜茶之类的茶饮?&rdo;

行家一开口,就知有没有。

一般的平头老百姓可不会知道茶和茶饮的区别,更何况孟彤还明确报出了茶饮的名字,所以就算孟彤只穿着一身布衣,也让方掌柜不敢对她小看了。

要知道,富贵人家平常饮用的茶饮,通常都是有大夫用中药调配的具有养生之效的饮品。

这种东西,家家都是捂在手里当宝一样,一代代传下去的,一般底蕴不够的人家,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是拥有了。

孟彤能如此自然的报出茶饮之名,这让方掌柜的心思一下就活络了起来。

&ldo;请恕小老儿才疏学浅,倒是不曾听闻过此饮。&rdo;方掌柜表现的极为谦逊和恭敬,&ldo;姑娘若是知道茶方,不防一一道来,小老儿依方让厨房为姑娘烹制便是。&rdo;

前世商海沉浮二十多年,方掌柜的这点儿小伎俩可逃不过孟彤的眼睛。

只不过她今天是出来玩的,再说陈皮姜茶饮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绝世秘方,便直接道:&ldo;陈皮姜茶饮有消暑解渴,健胃消食之效。&rdo;

&ldo;方子是,陈皮六钱,生姜片三钱,甘草两钱,茶叶一钱,佐以五碗水煮沸后,再文火慢熬半刻钟,去渣端上来即可。&rdo;

方掌柜强压着心头的激动,又将方子跟孟彤重复了一遍,确认没有差错之后,便火急火燎的出去准备了。

包厢门一关,春二娘和孟大明显都松了口气。

☆、157中元节2

他们长这么大,别说是酒楼的包间了,就酒楼的大门都没迈进来过,现在坐在装饰豪华的包间里,那感觉简直就跟做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