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凤行千万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第1页)

“求我?我与勾兄合作,我多大的能耐,勾兄不知?可万万说不上求这个字,实在过誉了。”

“凤甫老弟就别谦虚了。”勾庆抽身而起,坐直了。“这是难得的好机会,我可是在帮凤甫老弟,别到时候说我这个做哥哥的不帮你。”

这话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勾庆定然是对她所做的事心中有数。

其实凤笙也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走访了一些灶户,又研究了一些早年的书卷,获知制盐除了煎盐法,还有晒盐法。

晒盐法与煎盐法相比,节省柴薪和人力物力,但从前朝开始,朝廷在各大盐场中却取用的是更费事的煎盐法。

凤笙了解到所有详情,也对为何煎盐盛行,而晒盐没落,大致有个轮廓。朝廷对制盐管制极为严格,两淮采用煎盐,福建等沿海地则是煮,不管是煎还是煮,都离不开器具。

而器具都是以铁制成,其重无比。例如两淮的盐场现在还使用的是盘铁,这些盘铁分成若干等分,灶户被编甲管理,每到煎盐之时,灶户拿着盘铁聚集,又称团煎。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在防止私盐,而久而久之人们惯性以为制盐还是以煎为主。另外凤笙也了解到,晒盐虽能省人力物力,但晒出的盐苦,没办法吃,不如煎出的盐味美。

为了解决这一事宜,她重金请了许多上了年纪的老灶户,集思广益,又另辟地方给他们做试验。她从泰州离开前,收到下面人的禀报,他们已经找出最合适的卤水配比,晒出的盐虽比不上煎出的盐,但也不比市面上的盐差。毕竟很多盐商为了多赚银子,少不了往盐里掺些杂质的。

也就是说此事若成,她可以不计荡地柴薪,大批量的产出更多的盐。

这也是她为何敢和魏王打赌的底牌。

至于勾庆为何会知晓,他在泰州当地是地头蛇,一些事情自然瞒不过他。

“没想到勾兄倒是消息灵敏,我这事情还没做成,就提前走漏了风声。”凤笙佯装苦笑道。

“以前没做成,不代表以后也做不成,我相信凤甫老弟定然会心想事成。”

“此事若成,似乎与勾兄并无益处。”凤笙借着由头,道出心中疑问。

“怎会没有益处?凤甫老弟受益,就是我受益。”

勾庆突然凑得很久,对着凤笙耳朵说出这句话,她没有防备,只能被动接受。两人的脸离的很近,凤笙在经过最初的慌乱后,就看着他的眼睛,想摸出对方的深浅,谁知勾庆却对她眨了眨眼睛。

“好吧,我就不瞒凤甫了,蛇有蛇路,鼠有鼠道,天下的银子一个人可赚不完,不如大家一起来赚。你忘了不管是什么盐,想运出泰州,都得经过我的眼皮子,所以我又何必去管它什么来路。”

第47章

和勾庆认识以来,越是深交,凤笙越是觉得此人深不可测。可他的话也不是没道理,不管泰州出来的盐什么来路,从他眼皮子下面过,就得交买路钱。

而盐帮和各大盐商有合作,负责将盐运往对应口岸,这又是一笔进项。

可凤笙心中惴惴,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事情进展的太顺利了,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私盐的大肆泛滥造成官盐严重滞销,到了某种程度,当今必然不会坐视,她的目的就达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