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嫡女归来叶朝歌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8章完结(第1页)

长史张继也深知此事行得不妥,忙道:“殿下息怒,他们也是好心——”

话还没说完就被二皇子冷冷的眼神止住了,“好心办坏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赶紧让他们走得远远的,最好这辈子都不要回京城。hongteowd”

多瞧他们一眼他就上火,今儿他父皇临去时看向他的冷冷目光好悬没把他吓死,没说父皇以为这事是他主使,就是朝中的大臣哪个不是这样以为的?毕竟只有他有做这事的动机。

可他冤枉啊,他明明没做呀!大哥手上一点势力都没有,就算生下父皇的头一个嫡孙又如何?笑到最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赢家,大哥对他来说一点威胁都没有,他又不蠢,动他干吗?相反,他还要善待大哥呢,不然哪看出他的宽厚和友悌?

“是,殿下,下官明白了。”张继恭敬说道,心里明白那几个恐怕这辈子是别想再进京了。

二皇子哼了一声,怒道:“约束好下头的人,没有本殿下的命令不许擅自行动,再出这种纰漏,就别怪本殿下不留情面。”

艳阳天,杏花吹满楼。

负伤的沈太傅一直没有出现在朝堂上,这都半年过去了,听说沈太傅的伤好了大半了,却是再也不能下床了,顶多是坐在轮椅上被奴才推着到外面晒晒太阳。

当然这只是听说,没有谁亲眼瞧见。但大家推测这说法十有是真的,沈太傅要是痊愈了,能不赶紧归朝吗?有他在朝堂上站着,圣上看在他救驾的功劳上,待沈家自然不会差了。可若他长久不露面,再多的情分也有淡薄的一天,时间一长,圣上还能想起他是谁不?

沈太傅那么精明,自然知道怎样对家族最有利,到现在他都没上朝,看来身体是真的不行了。

像是为了证明大家的猜测似的,没过几天沈太傅就上了致仕的折子,请辞太傅一职。

满朝哗然,那是太傅啊!文臣之首,谁舍得辞?就是爬也得老死在这个职位上。

雍宣帝没批,只说让沈太傅安心养伤,大手一挥,又指了两位太医过去。哎呦喂,这下可让朝臣们嫉妒得不要不要的,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龙宠是人家沈太傅拿命换来的。

这一日,沈薇心血来潮领着丫鬟在府里做胭脂,沾了满手都是红红的花汁,就瞧见暗卫小迪匆匆而来。

沈薇一瞧她脸色便知道有事,梨花和桃枝对视一眼,立刻领着丫鬟下去了。

沈薇净了手才道:“说吧,什么事?”

小迪上前一步,低声禀报。

刚说了几句,沈薇就猛地抬起头,紧盯着小迪的脸,“你确定没有看错?”

小迪摇头,“没有,郡主,属下在那转悠了好几天,那庄子上确实有个年轻人,长得跟那位挺像。”她的手指了指皇宫的方向。

沈薇点点头,兴奋地手都有些颤抖,本来抱着有鱼没鱼撒上一网的想法,没想到还真捞到了一条大鱼,真是天助我也!哈哈,看来我的运气真好,连老天爷都站在我这一边。

“快去,喊大公子回府,就说有要事相商。”沈薇扬声吩咐道,这事若是真的,那就太大了,她得跟徐佑好好商量一下。

徐佑回来的很快,进屋的时候脚步可匆忙了,“怎么了?”瞧见沈薇好好的,他才放下心来。

沈薇瞅了他一眼,打发江黑江白守在外面,才道:“咱们不是在秦相府密室发现个疑似并肩王的老者吗?这事我跟苏先生提过一嘴,他便跟我说瞧着二皇子不大像圣上,反倒像秦相爷死去的爹,怀疑二皇子的身世。我觉得这不大可能,二皇子跟淑妃还是挺像的,就没把这当一回事。事后我又想了想,为了保险起见,就使人盯着秦相府,没想到还真有所发现。小迪,你接着说。”沈薇对着小迪吩咐。

小迪点点头,肃穆道:“属下接了郡主的指令,就在相府外头布了三班人马,监视了大半个月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可是有一天,属下接到消息,说是有个眼生的管事模样的人从相府后门出来,直奔东大街车马行租了一辆马车出城了,尾随过去的人一路远远的跟着,见那辆马车一直朝东走,最后停在山脚下,那管事下了车进山了,咱们的人也跟了上去。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居然看到了一个村庄,那管事进了村中最大的那个院子,半个时辰后又出来了。咱们的人觉得奇怪,就悄悄的摸过去,发现这院子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年轻后生,另外一个是个老头,喊那年轻后生少爷。咱们的人没敢惊动他们,立刻就回来禀报了。”

瞧了面色凛然的主子一眼,小迪又接着说道:“属下接了消息就悄悄的潜进那个山中的小村子,属下瞧见那位少爷就惊呆了,他的长相跟咱们,嗯,像极了。属下没敢耽搁就赶紧回来禀报了。”

“怎么办?要不咱们把他劫出来?”沈薇瞧向徐佑,眼底满满的跃跃欲试。

徐佑沉吟了一会,却摇了摇头,按住沈薇的手道:“先别妄动,这事太大了,咱俩兜不住,我现在就进宫,这事绝不能瞒着圣上。”

------题外话------

谢谢1525940的2朵花花和weixab325962d4的1朵花花。

☆、第281章太子

雍宣帝在金銮殿上申斥了滥用职权的御史,责令他们出京巡察,那意思是不做出点成绩就别回京城了。除了被申斥的那几个,御史台还得出去一批人,不然大雍各路怎么巡察得完?一时间弄得御史台人人自危,那些没后台没背景的小御史都耷拉着脑袋,连当差都提不起精神了。

也不知是不甘心,还是想趁着离京前再行使一把手中的权利,反正雍宣帝御案上弹劾官员的折子多了起来。弹劾的对象上至官员勋贵,下至微末小官,至于罪名,也是千奇百怪。

比如房阁老,就有人弹劾他纵子行凶,他的小儿子在外头跟人争个花娘,大打出手,把人打得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