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死遁后未婚夫后悔了 剧情介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第1页)

年轻将领忙解释:“皇上说笑,臣许久未曾狩猎,技艺大不如前。”

皇帝无奈地拿手指点点他:“你可莫学你爹那副逢迎模样,朕听了心里堵,朕这把老骨头如何朕心里还是有数。”

年轻将领口拙,讪笑两声不知该如何接话。

一直默默跟在身后的宋子珩牵着马绳跟上来,道:“听说怀山一战温将军受了重伤,只怕是还未休养好,今日才顾着伤处不敢施展全力。”

经他一提醒,皇帝似乎才想起来,立即看向年轻将领,关切道:“对了,知行的伤势好得如何了?番人狡猾多计,想来你们父子二人在边关吃了不少苦。”

温知行笑了笑,说:“已好得差不多了,臣谢皇上和宋大人关心。保家卫国本就是臣的本分,何来辛苦一说。何况,臣一介武夫,也只会干些舞刀弄枪的活”说着看向皇帝另一侧的年轻公子,“不像宋大人如此才华,能解皇上心忧。”

听他提到自己,宋子珩淡淡回:“不过是纸上谈兵,远不及温将军保家卫国,亲戍疆土。”

“宋大人不必谦虚。知行回京的路上,同路见到许多进京赶考的学子,比往年多出数倍。询问才知皆因今年科举改革,中的者大大提升。”温知行说到此处朝他拱了拱手,“闲瑕时父亲总与我提起,京城出了个有才华的宋大人,与我一般的年龄,却能提出如此见树,实乃国之幸事。”

“温将军过奖了。”宋子珩心中微愠,却还要与他虚以委蛇,回了道:“改革之事子珩并非一人为之,幸得皇上圣明开通,又有各方同僚倾力相助,才能得此一举。”

“可若非宋大人想出此法,只怕还有许多人才要隔绝在那漫漫黄沙路上”

宋子珩还要再谦辞一番,便听见皇帝笑起来:“你们倒是惺惺相惜起来了。朕十分欣慰,身旁能有这般文武出众的年轻人,恍惚回到年轻时,你们二人的爹也是这样伴在朕身侧。唉,说起当年啊”

皇帝兴致格外地好,感慨忆起往事,宋子珩默默跟在身侧,目光却落到远处搭建好的营地里。

边郡战事年前早已平息,按理说温氏父子正月便该回京,却一直搁置到三月才回来。且今年只有温知行独身一人,未见温大帅。难道军情并不似战报中那般顺利?

还是说有别的原因耽误了?

温知行他只在刚入朝时见过一面,那时两人俱是稚气未脱的少年模样。如今经了边关战事洗礼,温将军已沉稳许多,愈发有大将之风。且边境近年来平稳许多,大有繁华复苏之势,这一切盖因温氏父子功绩所致。如今温家在朝中势力已不容小觑

皇帝感怀了一番,自觉伤情,吁叹一声扯回话题,指着宋子珩问温知行:“对了,知行你来评评子珩这骑术如何,朕上个月才命他去学的。”

温知行看向宋子珩,惊疑道:“宋大人竟是刚学骑马?看这身姿,知行还以为是宋大人是习武之人。”

“温将军过誉。”宋子珩淡淡笑了笑,“皇命在身,子珩不敢不认真。近一个月临时抱佛脚总算有些用,不至于跌下地来出丑实在不瞒,子珩连梦中也颠簸在马背上。”

皇帝又笑起来:“你就是书读多了,才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虽是文官,也得勤于锻炼,没有一副好身体可怎么行?如今尚年轻,等将来年纪大了,才知道痛。正好知行回来了,你们又年纪相仿,就好好跟他学学,让他教你几招好强身健体。”

宋子珩恭敬回道:“是,臣谨记。那便有劳温大人了。”

温知行只笑了笑,不置可否。

“嗯。”皇帝摸了摸胡子,“朕有些累了,先回帐里吧。”

桑乐盼了许久,总算盼到打猎的队伍回来。

远远见着人群就想往外冲,却听到身后茶盖声响,生生忍住脚步。回头看向坐在一边的太子,笑着撒娇道:“爹爹,闻溪今日能不能”

太子刚抬起头,她便不敢再说,只好努了努嘴,委屈地退到一旁。

太子端着茶碗,定定地盯着她一身劲装看了半晌,忽道:“不许胡冲乱撞,也不许大声喧闹,更不许闯祸!还有半个时辰便要回来。”

桑乐眼睛亮起来,惊喜道:“谢谢爹爹!”

太子轻哼了声,又喝了口茶。等了半晌,抬起头来问:“你还不去?”

桑乐嘴角弯起,说:“闻溪想等子珩一起。”

太子冷笑了声,往远处人群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站起来走出了帐篷。

桑乐被他这声冷笑弄得懵懂,却想不明白。

自她与宋子珩定下婚约,爹爹便从未表示过看好之意,当然也未有反对之辞,只是她希望自己与心上人的婚事,能得到最重要的亲人的祝福

她站在原地愣了许久,直到皇帝一行人快进了帐篷才回过神。忙笑着迎上去:“皇爷爷!”

皇帝眼前一亮,笑着看向挽着自己臂弯的人笑道:“这么高兴,是因为朕还是另有其人啊?”

桑乐被一眼看穿,登时红了脸,说:“闻溪自然是许久未见到皇爷爷才高兴啊。”

“哦?朕还以你是见了谁才这样兴高采烈。”

此言一出,周围便有人低低笑起来。

皇后也早已出来迎接,此时站在另一侧打趣道:“前两日闻溪到臣妾宫里来借那羊皮织的马鞭,我问她借马鞭要作甚,她说今日春猎定要大显身手一番。臣妾便把差人取了给她,交诉她时不慎说漏了嘴说今日宋大人也要来。这下可奇了,她当即便把鞭子还给了本宫,改口说要借两件本宫的香粉。”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