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鸦泉140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喜少妇西门卿(第1页)

纳妾发家,已经被书中原身证实,是一条轻松省力还快捷的发家之道。

但他并不打算沿这条路走下去。

不说靠不靠女人之类的无聊话,主要书中还证实了一条铁律:一个男人有太多女人,会变得不幸。

[纵欲好色,脱阳而亡。写作脱阳,读作精尽,可不是太不幸了吗。]小名系统旁白吐槽,一言道出西门庆下场。

“我的确听说过这位娘子。”西门卿接过话。

夸的正起劲的薛嫂被插话,一时卡壳,“噫?”

难道大官人早已起意,打量着下手了?她迟来一步了?

“在衙门办事时偶有耳闻。”

西门卿解释到:“尚推官欲为其儿子尚举人,聘这位孟娘子为继室。”

借口是即兴扯的,事是确有其事。

府衙推官掌理刑名、赞计典,负责审理案件。他在县衙管‘公事’(包揽诉讼)——调解案件纠纷,有时就需要请教这位曾经的成都府推官,原身本也与他有所往来。

他最近听到一点风声:尚推官欲为其儿子尚举人,聘孟玉楼为继室。

因为原身在‘高杨童蔡’那里都有门路,山东地界的一些官员有时还要有求于他。

便是不求他,轻易也不会得罪狠他,尚推官此人也不例外。

若是抢尚推官的儿媳妇人选,他也不是得罪不起。

书中原身未必就没听到风声,但他依旧娶了孟玉楼,大概就是源于此。

不过现在既然西门卿无意纳孟玉楼为妾,那卖尚推官一个好、交好尚家,不过是顺便的事。

薛嫂也知道杨家母舅张四,正一力主张孟娘子嫁那尚举人。

心里一转,张嘴就想说些劝诱的话。

西门卿却已开口拒绝,理由很充分:“我虽与尚推官不算交情莫逆,却也有往来,万没有截下他儿媳妇的道理。”

又与有荣焉的样子说到:“且我家中已有贤妻,并不管我沾花惹草,又把家事料理得极妥当。”

“便不需要一位可以当家立事的能干娘子了。”

“再者,虽说懂人事的妇人更有情趣,但嫩瓜秧子也鲜嫩可口哩。”西门卿又一派风流纨绔的说辞,“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罢了。”

薛嫂惊疑:大官人竟是不爱风情少妇,偏爱纯情雏儿???

小名系统:[不,西门庆最爱就是少妇。]

即使薛嫂听不见,它也科普的起劲:[潘金莲,孟玉楼,李瓶儿,还有偷情通奸的贲四嫂、林太太、王六儿等,以及惠莲、惠元等仆妇,可都是已为人妇者!]

[剧情才刚开始,他、现在要说我了,我说不喜少妇就是不喜。]西门卿觉得他大可立一个不喜人·妻的人设。

不但有益避免不幸,还利于避免犯法。

[不喜是不喜,喜也是不喜。到底喜不喜?]小名系统抬杠。

[杠这个,你还想不想过审了?]

[……我闭嘴。]

薛嫂在心里一细数之后,才发现好像是这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