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种养殖大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章(第1页)

“天冷了,多穿两件上身。”祁有望给祁来来套了三件衣裳,将她裹成胖乎乎的小团子,这才满意。

周纾无奈地看着她:“四郎哪儿来这么多奇思妙想?还会给孩子弄这么多小衣裳。”

祁有望没解释,而是兴致勃勃地道:“我让人给安安也做几件吧!”

她是个行动派,心里有想法后便去实施了。周安安比祁来来大几个月,故而还得去量体,等周安安得到新衣裳时,恰好是在年关之前。

至于祁来来,在祁有望与周纾的抚养下,身体越长越好了。她的脸蛋圆圆的,眼睛又黑又大,双眼皮也越发明显。

她并不怕生,不管是谁抱她,她都会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对方看,有时候会笑,又会莫名其妙地哭。

经常往茶园跑的周纾跟她相处久了,心里也像化开的冰雪,暖洋洋的,只要有空,便会抱着她,跟她玩,见她笑也会跟着笑。

哪怕是周安安此前都未曾享受过这种待遇,旁人都觉得,这大抵是女儿与妹妹的区别了。只有祁有望明白,周纾这是在认真地学习如何当一个母亲。

年前,祁有望与周纾带着祁来来回了祁家过年,顺便给祁来来办了场小小的满月酒。这次的满月酒就只有祁家的亲戚,以及祁有望的几个朋友,比周家上次办的满月酒要低调许多。

即便如此,祁来来也收到了不少礼物以及来自长辈的关爱。方氏抱着她不撒手,祁忱与吴氏也难得将她当成孙女来逗了片刻,大着肚子的陈见娇也想过去沾沾福气。

祁二郎家的小子也围着祁来来、周安安两个婴儿转,还问他的爹娘,能不能给他也生个可爱的妹妹,闹得在众人面前的郭氏害羞极了。

吃完年夜饭后,祁有望与周纾便带着孩子回了她们的小家。祁来来是第一次到这边,但是她并不怕生,每日依旧是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找人陪她玩耍。

因孩子的出现,二人的独处时间变少了,但是她们也不后悔收养这个孩子。在弹琴或者煮茶时,会将孩子抱在身边,希望她耳濡目染之下,能受到艺术的熏陶。将来不说往琴师方向发展,或者继承周纾的事业,但也不至于对此一窍不通。

年后,眨眼便到了开春时节,几场春雨过后,气温稍微回暖。

许是楮亭乡的生机影响,才栽种了一年半载的新茶园便生长出了两三年的效果,周员外尝试让人将新长的嫩芽摘下,送去制茶,发现炮制出来的茶叶味道竟然不比茶亭茶山的差!

不过出于对茶树的养护的考虑,今年新茶园的茶叶只用以制作春茶,夏茶与秋茶都不打算制作。

至于新茶园的名字,周员外也懒得想,直接冠以“新茶亭”之名,与旧的茶亭茶山合并为一处茶园。所以茶亭茶山的规模也从原本的三十亩扩大到了五十亩,让本就为楮亭茶争破脑袋的茶商们期待不已。

因楮亭茶作为贡茶,第一批新出的茶都得被官府快马加鞭送进京,所以新的茶商往往是在那之后才前来茶园洽谈的。

这时不少茶商便会看见周纾领着他们逛茶园时,会有一个俊美的“男子”抱着一个孩子在茶园里玩耍……

知道祁有望抱了个孩子回来养的还是少数,故而许多人都下意识地将那孩子当成了周安安,直到周纾朝他们微笑着解释:“那是我家郎君与女儿。”

茶商:“??!”

是他们落后了吗,周纾何时生的女儿,他们怎么不知?

不过仔细一想,女子有孕基本好几个月才会显怀,少则四五个月,多则七个月。他们认为周纾属于后者。再联系冬天里周纾几乎很少外出谈买卖,多数都是由底下的管事负责的,所以周纾在家养胎的可能性很大。

“满月了吗?”他们又问。

“过年那会儿就满月了。”

他们又细算,如今已经是二月了,周纾的身体已经好利索,所以又出来了!

这么一来,无疑是坐实了这个孩子是她生的猜测,他们不由得暗叹:“这祁四郎与周小娘子藏得可真深,不声不响地就生了个孩子!难怪周小娘子近来没有再揪着吴家不放,想来是要生孩子,无暇应付他。”

当然,他们不会想到,周纾之所以不再揪着吴家不放,那是吴家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吴家声誉受损,加上红茶也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选择跟周纾合作的茶商越来越多,在各方的打压之下,他自然已经不值得周纾再去费心应付。

而周纾发现茶商们误会孩子的来历后,解释了一句:“这孩子是灵鹿送来的。”

茶商们表示明白:“灵鹿送子,这个传闻我们一直都坚信是真的。”

周纾:“……”

她干脆不去解释了,反正孩子的来历对她而言都不再重要,让人以为孩子是她生的,将来等孩子懂事了,对她的影响也会少一些。

虽然祁家曾经去追查孩子的来历,但是迷信灵鹿的乡民还是大多数。渐渐地,便鲜少人再去想祁来来是被遗弃的事情,而都传——周纾有天晚上做梦,梦见了林子里的绿光,然后发现灵鹿给她送了个孩子过来,等她睁开眼时,她就生出了一个孩子……

祁有望不满地纠正:“什么绿光?绿光多不好听,蓝光、白光、金光,怎么都比绿光好听呀!”

周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