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爷动心了全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皇上赏赐(第1页)

想清楚这些,四爷还要感谢甜甜呢。

“又不是只有你这么干。手上有余钱的都在这么干的,好多卖田卖地都是些败家子儿,仗着父母置办的家业花天酒地。儿女没本事败光爷娘田,什么时候都有这样的人”。

李恬就喜欢买田置地,这些不动产以后都是留给儿女的。

四爷看她高兴,之前答应要赏她的还没兑现。

“本来说差事完了要赏你的,可是田产铺子你都不少,想要什么赏赐,爷给你办了”。

李恬想了想,有个事情可以开始做了。

“我想爷帮忙找一些番薯和洋芋的种子。福建一带应该有的”。

番薯和洋芋,也就是后世的红薯和土豆并不是本地产物,在明末才从南洋等地传到福建了。但是一直偏居一隅,没多少人认识。

直到乾隆年间遭遇大面积天灾,才有福建官员发现番薯这个产物产量高,易饱腹,上报了朝廷。

后来才由朝廷大力推广。

后世有些人在评价乾隆盛世时,甚至调侃是‘番薯’盛世,因为这两样物产在乾隆年间的大力推广,大清的人口比在雍正时期激增了两倍。

既然现在已经有种植了,李恬就想借着她跑海上贸易这个幌子,把这两样农作物慢慢推广开来。

四爷虽然听说过这两样物事,但是还没有亲眼见过。

“你找这两样种子,难道新买的田庄想种”?

李恬认真的点点头,“是啊,听跑海上贸易的伙计说,这两样物产在南洋吕宋等地,被政府当成机密一样,不允许出口。我的船离港地时候也查的很严格。但是当地百姓还是偷偷说了,这两样物产的产量极高。而且我打听到福建已经有人种植,我想试试在京城能不能种”。

“行啊,爷找人给你多弄一些来”。四爷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一直是很积极的。

李恬点点头,“是啊,听说这两样农作物对田地要求不高,山地和沙地都能种植。要是我种成功了,这两样农作物也可以大力推广。您现在也还担着推广水稻的差事呢,借着这个机会一起推广呗。番薯和洋芋不占用水稻的良田,农户开垦点荒地都能种”。

没过多久,康熙又下旨要北巡了。

跟着皇上的皇子有老大和老二,以及十三、十五和十六几位皇子。

不知道是不是老大和老二斗的实在太厉害了,康熙后面这几次北巡都会把两个儿子困在身边。

李恬猜想老康是不是担心他外出几个月,两儿子斗的你死我活,干脆不再顾忌颜面下杀手?

这是康熙无法接受的事情,他可以接受儿子们之间激烈争斗,但是不允许儿子们以性命相搏。

日子很快到了三胞胎三岁生日的时间,四爷就趁机给弘昐请了假把孩子接回家里,让他们几个孩子团聚。

本来清穿好孕:贵妃娇媚,四爷动心了(米酒汤圆甜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