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让反派痛哭流涕txt宝书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第1页)

“燕琅有燕琅怼人的方法,沈静秋有沈静秋怼人的方法,”燕琅道:“既然将死生置之度外,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说完,不知想到什么,她忽的大笑出声。

说话间的功夫,一行人已经到了宫门口,燕琅无官无职,身上那个荣安郡主的诰封,在朝堂上也不顶什么用,当然也不能与朝臣们一道往前殿去,自有内侍前来迎接,引着她往内里殿阁中去等待传召。

因为金陵中清流名宿请求彻查沈平佑战死之事、中止和亲而被下狱的缘故,再加之国子监学生在宫门前静坐抗议,沈家之事已经是甚嚣尘上,朝臣们也伸长了脖子,等着见一见荣安郡主,听她朝堂之上如何分辨。

如侍中董绍、御史大夫赵清安那样与沈平佑交好之人,自然满心担忧,唯恐燕琅触怒皇帝而被处置,而那些鼓吹议和,极力促成和亲之人,却是满脸讥诮,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与意气相投者说笑,等着看沈家女丢脸。

有亲近晋王的臣子道:“什么明辨,什么公允?分明是无知妇人为了谋取私利,而以声望要挟君上,简直可笑!”

这话一落地,便有人附和道:“谁说不是?大夏内忧外患,正是危机之时,她不知忠君体国,为大夏分忧也就罢了,竟还落井下石,忙里添乱,镇国公一生的威名,都要被这逆女坏掉了……”

几人这么冷嘲热讽的,话也越说越不客气,楚王慕容晟站在不远处,听得微微蹙眉。

想起那日在沈家见到的宛如出水莲花一般的沈静秋,他心里不免有些不忍,只是转念一想,她伤心太过,行事张狂,已经深深恶了父皇,若是帮着她说话,反倒会将自己搭上。

慕容晟轻叹口气,还是决定做壁上观,不去掺和这事。

而晋王慕容安本就是沈平佑之死的幕后真凶,眼见因此事惹出这么多纰漏来,就更不敢跳出来,惹皇帝心烦了。

朝堂上争夺最激烈的两个皇子都选择了漠视,他们的党羽自然也不会主动出头,董绍、赵清安等人几次三番为沈家求情,已经被皇帝的刻薄无情冷了心,无意再说,偌大的前殿,便只有议和派与和亲的鼓吹者们聚在一起,苍蝇似的喋喋不休。

上朝的时辰到了,内侍高声唱喏之后,皇帝进殿,见到的便是这副场景,面上不显,心下却微微有些得意——到底也不是所有人同情那些乱臣贼子,总有些深体朕心的。

他目光在董绍、赵清安、乃至于御史武将身上扫过,几不可闻的冷笑一声,道:“传荣安郡主入朝。”

话音落地,便有内侍将他的话一层层传下去。

“传荣安郡主入朝——”

燕琅正在偏殿静室中闭目养神,听到此言,猛地睁开眼睛,整理衣衫过后,起身往前殿去。

内侍久在宫中,见多了各色美人,但初见燕琅,仍不觉为之一怔。

她毫无疑问的美的,但美貌之外,却带着兵刃特有的锋锐,冷而凛冽,不可逼视,见之忘俗。

不知怎么,那内侍心头忽的涌上一股没由来的直觉:今日之事,还不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呢!

将那点琐碎心思抛开,他扬声唱喏:“荣安郡主到——”

今日皇帝到时,并不曾制止殿中臣子低声议论,众人便知皇帝心思,现下听内侍唱喏,不自觉的侧过头去,目视那位镇国公的孤女、敢跟皇帝呛声的荣安郡主穿越清晨的光影,自殿外缓缓走入。

序列偏后的一个官员忽的站出身来,施礼道:“荣安郡主?”

燕琅看他一看,道:“是。”

那官员道:“郡主扪心自问,可是大夏人氏?”

“这是自然。”燕琅道:“我高祖父追随太祖起兵,声威赫赫,祖父亦是一时之雄,我父亲征战四方,功勋卓著,兄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我怎么会不是大夏人氏?”

“既然如此,”那官员冷哼一声,正义凛然道:“身为大夏人氏,如何不知为君父分忧,反倒以物议要挟,迫使天子向你让步?”

燕琅道:“我高祖父为太祖皇帝征战几十载,太祖皇帝解衣衣之,推食食之,视如兄弟;我祖父为太宗皇帝平定西凉,太宗皇帝不吝勋爵,再三加恩厚赐,视如手足;我父亲为陛下戍守北境几十载,兢兢业业,未有异心,然而为人所害,身死之后,却连个公道都求不得!沈家未曾负陛下,是陛下负沈家!”

那官员面露惭色,她哂笑一声,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我看你右衽束冠,想也是礼仪中人,不想竟连《孟子》都没念过,哪里来的脸面在此大放厥词,贻笑大方!”

那官员被她如此直叱,羞得面色张红,衣袖掩面,不敢作声。

另有一人皱眉道:“郡主,镇国公身死,陛下何尝不痛心疾首?只是柔然陈军北境,随时可能南进,难道你要陛下将军国大事一概抛下,去处置镇国公的案子?这未免本末倒置,镇国公若是得知,怕也要反对的!”

“难道满殿公卿,都在忙着议和吗?”燕琅脸上显露出一抹嘲讽,道:“刑部和大理寺主刑狱,也插手议和之事了吗?御史都不得闲吗?照你的说法,大夏现在应当已经民不聊生了,毕竟诸公都在忙于议和,税赋、人口、水利、征兵等事,想必都丢到一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