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柄和权能有什么区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章(第1页)

按说两人督抚一方,完全没必要为一个还未成年的小王爷如此大动干戈,只要说得过去也就罢了。但两人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又身处漩涡之中,怎能体会不到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氛围。

这位小爷此时到来,定然不会只如圣旨上所言,纠察缉盗,破东齐间谍一案。到时候风暴来临,还不一定会扮演什么角色呢。是以两位督抚大员宁可降尊纡贵、小心奉承,与之搞好关系,也不愿意因为一时自矜身份、让秦雷感到被怠慢,从而为将来的大变动再加进一丝变数。

过了好一会,船队才进港。下石碇,泊了下来。中间那艘插郡王、钦差双旗的三层大船上放下船板。两排黑衣黑甲地带刀卫士从船上冲下,整齐的列成两行,拱卫着出现在船头的华服青年。

麴延武、卓文正对视一眼,便大步迎向船头那英挺俊朗的王服青年。青年王爷也微笑着向两人走来。隔着还差五步,两位大员口称:“参见王爷。”便要行叩拜大礼。秦雷抢步上前,一把扶住两人。朗声笑道:“两位督抚莫要折杀小王。”

两人强要跪,秦雷偏不让。最后把稽首礼换成顿首礼,秦雷又躬身还礼,才算了事。几番推辞谦让,倒是把关系迅速拉近,三人携手哈哈大笑,倒像多年未见的老友。

两位大员一左一右簇拥着秦雷下得船来,为他一一介绍江北省主要官员士绅。秦雷皆都热情洋溢的应付过去,让官员们感到极有面子,一时对这位年轻的钦差王爷好感顿增。秦雷一面打着招呼,一面把沈老爷子和老太后给地名单上提到的人物记在心里,面上却不露声色。

与众位官员士绅见过面,两位大员陪着秦雷上了大轿,一路吹吹打打往大江边开去,招待钦差王爷地接风宴就摆在江北最有名的望江楼。

……

大轿中。三位人上人正在巩固着已经有了良好开端的友谊。

秦雷望向对面左首边的麴延武,这位二品制台大人面大魁伟,双目有神,长髯飘飘,保养得极好,看上去只有四十出头的年纪。但秦雷早从吏部的档籍中了解到,这位总督已经五旬有余了。

他边上地卓文正,也就是昭武帝命令秦雷务必保驾的抚台大人,就年轻多了,仅四十有二。正是官宦生涯的黄金时节,人也是白净威仪,仪表堂堂,确有一省长官的派头。

两位督抚大人殷切地问候秦雷旅途是否顺利,身子是否疲乏。秦雷一一作答后,又亲切的询问两人家中高堂安否。子女如何之类的惯有问题。却没有问出“嫂夫人如何如何”之类的二杆子话来。

一番寒暄之后,又是互相夸赞。两位大人赞秦雷年少风流、英姿勃发。将来必是大秦靠山般地人物。秦雷谦让几句,又反拍道,两位大人国之栋梁、劳苦功高,将来必要登堂拜相,辅弼朝纲。两人心中苦笑,有文彦博在,谁还能坐上那个相位啊!

但秦雷这样说,两人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花花轿子众人抬嘛!华夏官场自古如此,若是上来便开篇名义,直指要害,往往欲速则不达。非得有板有眼地把流程走下来,事情才能水到渠成。

这些东西秦雷原本是不会的,可那个没机会用的馆陶清楚的很,临来之前几天,拉着他反复演练,为地就是不要错过这个交好地方大员的难得机会。

已经清楚认识到若是再这样势单力孤下去,只能死路一条的秦雷,当然不会拒绝。跟着学下来,也倒是做得有板有眼,似模似样。只是心中总有些抵触,是以在江船之上谈笑无忌,任意作弄人家云依姑娘,后来见了王服,还说出几句酸话,皆是为了排遣心中的烦躁。

三人一路说笑间,到了望江楼外。落轿之后,自有侍卫掀开轿帘,恭请三人下轿。

待秦雷下得轿来,便被面前高大雄伟的华丽楼台所吸引。只见那楼高大雄伟,攒尖五层,飞檐乃是金色琉璃瓦片铺就,墙面乃是丹朱颜色。大江从楼前浩浩汤汤流过,更显得这楼富丽堂皇,气象万千。

秦雷望向楼上那蓝底鎏金牌匾上龙飞凤舞的三个大字——望江楼。赞叹道:“除了比那万里楼低一些,其余的都要胜过良多。”

四周的官员士绅们听了,皆面有得色,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看来都对这楼在意极了。

麴延武哈哈笑道:“各擅胜场、各擅胜场。”说着便请秦雷往楼上走去。秦雷这才发现,两位大佬竟然把整个街道清了出来,一条宽阔的临江大街上,除了陪同地士绅,竟然只有严阵以待地军士衙役。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秦雷又不是昭武帝或者文彦博,自然不会对这种扰民之举有什么异议,毕竟人家是招待自己嘛!他微笑着在两位大人的陪同下,登上了望江楼那高高地台阶。

只见大门左右的立柱上镌刻着一对长长的楹联,上联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下联是“观景阁,观景鹤,观景阁上观景鹤,景阁美哉,景鹤美哉。”

两位大人本以为秦雷定然会在楹联前品评一番,都已经站定了等他吟出来。没先到秦雷毫无所觉的大步迈入楼中,一下子把两人落在后面,好不尴尬。

两人这才知道这位小爷不喜文事,对视一眼,干笑两声,紧走几步跟上。

今日望江楼也被清空,整个被用来招待钦差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