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故人戏圆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第1页)

&ldo;从楼下找的,点来试一试。&rdo;他低声说,把玩她领口的纽子,额头压在她额头上,望着她的眼。沈奚困了,想阖眼,可想着他总有话要说。

她这套衣裳的布料有暗纹,在昏暗的房间里变幻着,她动一下身子,那上头的花纹就换个样子。他赏看了会儿,说:&ldo;有两句话,我说,你听着。&rdo;

&ldo;嗯。&rdo;

&ldo;你家人过去是做革命的,清朝虽亡了,但北洋一派和革命党是势不两立。沈家也还有仇人在世,所以除了我和庆项,你不可对第三人说自己的身世。&rdo;

她应了。这个她懂,在纽约也始终守口如瓶。

&ldo;外头想要我命的人很多,把我们的事藏在心里,&rdo;他说,&ldo;三哥不想做你的催命符。&rdo;

那天陈蔺观对傅侗文的唾弃,她还记得,船上那唱戏的男人,她也还记得,这并不是在唬她。沈奚又点点头。

见他不说话了,她倒心慌慌的:&ldo;还有吗?&rdo;

他的手指,压到她眼皮上:&ldo;歇一歇,我定了黄包车,天黑前走。&rdo;

沈奚抱住枕头,依着他,闭了眼。

天黑前,水退了不少。

傅侗文给老夫妇留了钱,是给屋子陌生的妇人和孩子的。沈奚要走了,还在左右拽着床单,想拉平了,可又总觉有&ldo;可疑&rdo;的褶子。这女孩子的纠结害羞落到傅侗文眼里,倒是可爱,在沈奚临出门时,把她换过的衣裳都丢在上头。

凌乱着,归还本来面目。

到码头上,天黑透了。

月在云雾里,很小,光也黯淡。游轮的烟囱冒着滚滚黑色浓烟,从她这个角度,将月都吞没了,和儿时见过的一比较,完全是两种样子。

古人还是错了。那明亮的,是在心里梦里的故乡。

管家看他们在开船前归来,很是庆幸,在用英文说着,他们还在担心着,倘若客人赶不回来,要将行李托送去哪里。傅侗文没留过在广州的地址。

傅侗文被困在广州那间公寓,两个老夫妇没有看报的习惯,他也没见到国内的报纸。上了船,草草冲洗干净,问管家要来了几份报纸,在私人走廊看起来。

久违的中文,每个字都不放过。

文人在报上大骂袁世凯,骂他&ldo;授卿令&rdo;的假仁假义,骂他祭天的狼子野心,一直骂到到他和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ldo;二十一条&rdo;……这二十一条披露在报上,条条触目,字字惊心,看得傅侗文心一阵地急跳,胸口又是闷得透不过气。

他在十三行的茶楼里也听了几句,没来得及深究,就被洪水冲乱了步伐。如今条条框框,详尽的罗列下来,远超他的想象。

可笑的他,还在船上和杜邦公司的董事据理力争。

沈奚看着他的脸色变差,看着他烦躁地皱起眉,又不敢去夺他手里的报纸,频频求助去看谭庆项。

&ldo;好了,你洪水都逃得过去,别为几份报纸失了风度。&rdo;谭庆项说。

傅侗文目光沉沉,自嘲笑着,沉默不语。

几份报纸带来的阴霾,直到旅程的最后一日,还弥漫在他们当中。

甲板上,沈奚将自己的皮箱子收拾妥当,准备跟着人流下船。身旁是衣装笔挺的傅侗文,他脚边有三个皮箱子,一大两小。稍后,船上的人会帮他运下船。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会分别下船,分道扬镳。

傅侗文手里揉着一支烟,他已经将上海公寓的地址、钥匙,还有他的一封手写书信都交给了她:&ldo;三个月,我会安排人来接你。&rdo;

离国这么久,去时和此时已是天翻地覆,他不能冒险带她在身边。他当年费了力气救她,不是要她为自己涉险,是想要她有自己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