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故人戏圆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第1页)

&ldo;在我办公室。&rdo;她说。

&ldo;让家属做好准备,这种感染‐‐&rdo;

其实他不必说,她也知道。

他们过去做过的大型手术里,有超过一半的病例是死于术后感染。伤口感染几乎是全世界所有外科医生的天敌,手术再成功,也要面对术后感染的惊人致死率。作为医院里最有名的两个外科医生,沈奚和段孟和都很熟悉这种感染的症状和伤口情况。

段孟和有一位同学,就是因为在屡次手术成功后,病患都死于感染,自信心被摧毁后放弃了外科医生的职业。对病情的束手无策,是对医生最大的折磨。

没有一种药品可以处理这样的情况,完全没有……

&ldo;你先主刀,我去请几位仁济的朋友过来,&rdo;段孟和说,&ldo;他们外科室新买了一批药物,也许会有新的希望。&rdo;他这么说是在安慰她。

仁济是他的老东家,平日就联系紧密,若采购了新药,必然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但在上海,那里是外科手术量最大的一间西医院,倘若能请来医生会诊,再好不过。

半小时后。

护士送来各项术前检查的报告,沈奚沉默地看着报告,过了会,说:&ldo;准备手术。&rdo;

她把原先的伤口缝合线拆开,清理感染源,重新缝合处理。

里面的肌肉肌腱已经坏死。

……

都在指向极坏的结果。

手术结束,正是夕阳西下。

护士替沈奚准备了静脉输液所需的耗材,这是段孟和临走前开的单子,在医院里只有急症病人才准许进行静脉输液,被准许操作的医生不超过三人。沈奚就是其中一个。

她在他皮裹着骨的手背上找着静脉,消毒、穿刺,用药。

看着一滴滴的液体流入傅侗临的身体里,祈祷着,这个药能对他有一点帮助。

沈奚把那只手小心地放下,竟在这一刻对自己多年前的选择有了自我质疑。究竟选择医学研究更好,还是临床救人更重要?当时的她没有找到答案,只是渴望能出现一种高效药物能够治疗细菌性感染,能救回傅侗临。后来盘尼西林的问世,让她每每想起这一日的小五爷,想到这一日手术台上矢志报国的青年,都是心中隐隐作痛。

&ldo;……嫂子。&rdo;熟悉的声音,震颤着她的心。

沈奚心知他情况不乐观,可还是微笑着,俯下身去轻声说:&ldo;少说话,好好休息,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手术。&rdo;

傅侗临褐色的眼睛里有着疑问,他迟钝着,缓缓转动眼珠,在看她,看墙面、地面,没力气观手术室的全貌,可还是辨认出了这是何处:&ldo;嫂子是医生了……&rdo;他笑。

&ldo;嗯,&rdo;她也笑,柔声道,&ldo;你伤口处理得不好,是你们军医处理的吗?真想替你骂骂他。&rdo;

&ldo;那个人……&rdo;

小五爷抿嘴笑着,眼底有着泪:&ldo;没了。嫂子……还是骂我吧,我替他挨。&rdo;

第50章第四十九章南国雁还巢(3)

简练的话,勾画的是残忍的往事。

沈奚心房微窒。

小五爷付之一笑,虚弱道:&ldo;自有青山埋忠骨……嫂子不必难过。&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