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日常 完整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第1页)

虽然经过治疗后,康熙的眼睛好些了,但也看不清远在几步外周传世的神色如何。

周传世当惯医生,说话时已经习惯了带给病人信心的语气,好像经他口里说出来的话就是特别可信。

康熙没发现他在紧张,慢慢道:&ldo;依先生看,朕的眼睛有复原的一天吗?&rdo;

周传世瞬间哑巴了。他被李家找上时,是李家假借一失明老妇的名义让他治,治出起色后直接把他绑走了。连邻居都不知道他现在居然是在皇上身边。

他也猜到,不管治好治不好,皇上不想让人知道他有病的事,很可能日后他就是个死,说不定死了连个坟都不会有。听说京里有化人厂,把人烧成灰的。

周传世是个人,他怕死。此时皇上的话他不能不答,可如何答就是个问题。

他不敢迟疑,道:&ldo;回万岁,糙民曾为一位九旬老翁治过眼睛,他的病qg与万岁一般无二。糙民在那个村子里留了两年,将老翁治好后才离开的。&rdo;

康熙对周传世的医术还是有信心的,在他的眼睛还好的时候,李家送来的折子上写得很清楚,周传世治过的病人是口耳相传。

但他还是要试探这人一下,就问道:&ldo;哦?是吗?那治了两年后,那老翁的眼睛如何了?&rdo;

周传世道:&ldo;那老翁无儿无女,仅有一群羊,靠养羊过活。糙民离开时,老翁已经能再去放羊了。&rdo;

其实差别很大,那老翁是眼中有障,视物不清。他花了两年为他减轻了障,没了眼障老翁的眼睛就跟常人一样。何况乡野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一本书,从会走出门就是连绵的山野。跟皇上这般日日手不释卷,年过五十仍每日要读书、写字、批折子是完全不同的。

皇上的眼睛只会越来越糟。

但周传世不敢实说,只能先拖两年再说。

康熙不知内qg,老翁的事李家的折子上也有写过,寥寥数语,不及亲耳听周传世说得更让他高兴。

他难得温言道:&ldo;周先生请起吧。&rdo;

唤来梁九功送走他,康熙走到书桌前,拿出一个毫不起眼的红漆方匣,打开小巧的祥云状铜锁,从里面取出一本折子,压在手下叫人去请太子。

太子来得很快,他进帐后见康熙坐在桌后,就跪下磕头。

康熙是从服色认出太子的,道:&ldo;近前来。&rdo;

太子走近,站在书桌左侧,并小心没有挡住烛光。

康熙望着这个已经长大的儿子,深深的叹了口气。叫他来之前,他本来想警告他一番,曹家送来的密折中说了他从几年前就开始向曹家勒索江南赋税的事。

曹玺递上的折子先是请罪,然后就道如果只是一些小钱,他当奴才的孝敬主子也就罢了,不敢来离间天家父子之qg。只是太子所索越来越巨大,他一人有罪是小,涉及赋税实在是不敢隐瞒,只好具折上禀。

随折子一同递上的是数年来太子一次次向曹家要银子的数额和日期。

康熙心算很好,太子数年来已经索取了数百万银两。他身居内宫,吃穿都由内务府供应,他要这么多银子gān什么?

太子……要反他这个皇阿玛吗?

康熙知道这件事后,连着做了好几晚的恶梦。狠不能立刻把这个没人伦的孽障拿下。可太子身份贵重,国之副君。要拿太子,非十恶大罪不可。但一旦宣布太子有不孝、谋逆等大罪,国家必然会动dàng不安。

这几年朝廷刚刚安定下来,他也实在不想再起波澜。

何况,他的眼睛也有问题,在没有治好眼睛之前,不宜与太子面对面冲突。而且,太子如果真有谋划,绝非一日之功。他若贸然惊动了他,反而可能会让他突然动手。

有心算无心,康熙不想赌。他要做,就像杀鳌拜,废三藩一样,必要谋定后动,万无一失。

事到临头,康熙把原来准备好的话全吞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