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日常 完整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4章(第1页)

弹劾太子的折子终于变成了求皇上废太子的折子,然后在直郡王的推动了,变成了不杀太子不足以平民愤的qg势。

最终导致皇上把四爷请了回来顶住这股压力,自己躲到畅chun园去了。

现在直郡王被圈了,直郡王福晋去世又死了两个女儿,连过年都没有得到皇上的恩旨。朝中的人以为领会了皇上的心意,开始积极的替太子‐‐翻案了。

李薇:&ldo;……&rdo;皇上心里估计也很囧,这简直就是翻石头砸自己脚的典范。

她感叹了句:&ldo;皇上也不好gān啊……&rdo;

被四爷瞪了眼,她忙解释了下她的意思:&ldo;我是觉得,皇上想给大家一个提示,暗示他的意思,然后不是被理解得有偏差,就是下头的人会用力过猛,事qg反而变得不可收拾。&rdo;

&ldo;其实人都有私心嘛。&rdo;她叹道,&ldo;皇上给大家画一个饼,不能怪大家往上冲得太快,冲过头了。&rdo;

四爷点了点头,道:&ldo;是啊,皇上有时还是应该给臣子们说清楚他的本意,这样才不会办错事。&rdo;想想皇上那简略的红批,皇阿玛一贯是如此,不爱跟臣下们说太多,要他们去猜他的意思。

总之,皇上见事有不好,就赶紧踩了刹车。

&ldo;皇阿玛那天在席上落泪,痛斥索额图误了他们父子,教太子不敬君父……&rdo;当进席上的人都纷纷跪请皇上节哀。

虽然骂了索额图,但也说太子&lso;不敬君父&rso;了,一个不敬君父的太子如何能当太子呢?

所以过了年皇上就下旨废太子,众臣皆无异议。

与这件事相比,他递折子请封的事就不值一提了。

&ldo;所以,什么时候旨意能下来还不好说,咱们先准备着就是了。&rdo;他安慰她道。

李薇完全能理解,而且一点都不着急。最好能在她生完了坐完月子后再下旨。这事眼看着一时半刻没有人心qg办,那就越晚越好。

四爷也不着急,废太子废完了,朝中又开始蜂拥说要立太子。他此时不躲,更待何时?

吉服与首饰都是小节,这天,四爷把他好多年前画好的扩建贝勒府的堪舆图给翻出来了,还带着人在院子里打开箱子,晒了好一阵才抬进屋来。

李薇早就好奇了,见箱子从府里抬过来时都是灰土,打开后在阳光下都腾起了高高的尘雾。

看两个小太监抬进屋放在西边的书房里,她就要过去看,四爷过来道:&ldo;先等等,让他们把灰掸掸。&rdo;

等都收拾好了,他才带她过去看。

他道:&ldo;正好咱们都住在园子里,趁这个机会把府给修了。&rdo;

贝勒府改亲王府,这可是个大工程。

四爷当年就是做的两手准备,一份备着他封郡王扩府的堪舆图,一份备的是封亲王。此时全都拿出来,因为经过这么多年,他觉得图纸上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原四贝勒府附近的民居都已经迁走了。现在在那里盯着的人是他的长史。长史通俗的说就是亲王府大管家,郡王府也有,但贝勒府就没有了。这算是四爷升亲王后的新得的一项特权。

结合西方管家与主人之间复杂难言的亲密关系,长史一职其实非常重要。

四爷选这个长史就花了很多心思和时间,而来应聘的人也很多。就李薇知道的,弘昐说教他们读书的三个先生都很有意愿来当长史。意愿最qiáng烈的就是戴先生,还特意给四爷写了一封正式的信来表达他迫切的想为四爷服务的心qg。

长史的好处就是这是一个出身,他不但要管亲王府里的大事小qg,主子和女主子还有小主子们的吃喝拉撒,重要的是他还能参与政事。而且议政,论政才是他的本职工作。

相当于亲王秘书长。

另外,乌拉那拉家也送上了他们家族的几位子弟。

结果四爷一个都没挑,新上任的长史是镶白旗人,叫额尔金。四爷特地叫他过来磕头,还指着他说:&ldo;日后有什么要办的事,叫你的人去找他。&rdo;

额尔金是个典型的满洲汉子,个头不算高,但看着就十分勇武,听说他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跟数十个人对战都能不落下风。

李薇认真记住他的脸,这位先生只要不出大问题,日后肯定会被四爷重用吧?

额尔金也盯着她看了,估计也是想认认人。

弘昐几人都见过这个额尔金了,弘昐说:&ldo;这人心中自有丘壑,不是个简单的人。&rdo;

弘昀道:&ldo;有点油滑,不过还好。&rdo;

弘时最直接:&ldo;额娘有事还是别找他了,我看他正在挑山头站呢。&rdo;

三个儿子就没一个说他好话的,李薇对这位长史也远了几分。

与额尔金初来乍到,像弘时说要挑山头看风向不同的是,九洲清晏里的太监们却都对李薇bào发了新的热qg。苏培盛是只要四爷不在,都快长在她身边了,赵全保早不知道被他挤到哪儿去了。

还是她好几天没见着自己的人,点名把赵全保给叫过来问问,赵全保才苦着脸说他被苏培盛派去接收她晋封侧妃后受赏的一系列东西,包括车,轿,舆等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