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怎么不更新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7章是金子总会发光(第1页)

海伦娜的精力非常旺盛,也就是在客房里休息了不到一个时辰,她仅仅沐浴一番,换了一套崭新的衣服,马上就变成神采奕奕,她开始在身边骑士的陪同下,参观新的胜州城。

隋朝时期,在内蒙古托克托、萨拉齐二县置胜州,唐朝同样也有胜州,在唐末被党项人所占领,后来,辽军攻入胜州,胜州在历史上消失,存在时间三百多年。

当然,吕宋的吕宋,其实是在马尼拉原址上兴建的一座新城,这座城市为青色,采取石头与水泥钢筋建筑,城墙高约三丈六尺,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五层楼高,只不过,现在只是内城。

因为海伦娜去过辽宁,并且在那里生活了三个多月,对于宽河非常熟悉,因为是正在修建,这让这位欧洲小国的贵族,再一次刷新了她对东方的印象。

“哦上帝,他们这是太奢侈了!”

当海伦娜看着工地上的工匠们把粗质钢筋用铁丝扎起来,放在壳子板里面,然后把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在壳子板里。

阿贝格皱起眉头,他伸手摸了摸那些钢材,用手指轻轻一弹,钢材发出悦耳的声音:“这些都是上好的钢材,这么好的钢居然埋进水泥里,他们的钢材都多到这个地步了吗?”

这时一名工匠非常自豪的笑道:“我们在吕宋投产了五座巨型高炉,昼夜不停地炼钢!”

海伦娜好奇的问道:“你们一年可以炼多少钢?”

“一百万斤!”

海伦娜小心翼翼的问道:“一年吗?”

这个数量虽然不少,可是对比大明的过亿的人口,这个数量还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工匠满脸不屑的道:“只是一天!”

海伦娜失声尖叫起来:“什么,一天?”

“对,一天,就是一天,我们一座高炉一个月可以炼出三千万斤铁!”

阿贝格深吸一口凉气,一百万斤钢铁对于威尼斯来说,已经算是难以想象中的数字了,一年钢铁产量也没有一百万斤。

事实上,现在的欧罗巴的工业并不发达,甚至除了造船业之外,其他各方面远远落后于大明。

钢铁产能的增加,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辽东加上吕宋,每年就能生产超过二十万吨钢铁,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么多钢铁到底能发挥出多大的威力?别的不好说,反正辽东那边的汉人已经普遍使用钢制农具了,就连民兵也是人人身披铁甲,手持高碳钢打造的破军刀,以前这样的装备可是关宁军的家丁的专利!

如果刘明遇愿意,随时可以为二百万叫花子一般的明军装备精良的铠甲,可问题是,刘明遇却不能这么做,因为一旦暴露刘明遇真正的实力,该轮到崇祯皇帝睡不着觉了。

当然,刘家军的部队只会越来越多,那支叫花子一般的明军将成为历史,只要不是白痴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吕宋的hua人数量很少,加上刘明遇连坑带骗抵达吕宋的人口,堪堪三万余人,这样的人口数量,完全消化不了如此多的钢铁。

于是,这些钢铁就被大量运用在修建城池,修建码头、修建桥梁、修建房屋、学校,就像胜州城的南关小学堂,这座占地仅仅一百余亩的学堂,无论规模还是面积,比西班牙人建在大员的安东尼堡大得多。

最让海伦娜兴奋的是,水泥在吕宋也开始生产,那么意味着威尼斯距离大明的距离更近了,至少可以节省十天半月的海上航行。

海伦娜做生意的天赋和敏锐嗅觉,马上就猜测到水泥和钢铁真正的技术壁垒并不高明,要不然,也没有办法如此快速的时间遍地开花。

“公爵阁下,我们来谈谈生意!”

“可以!”

刘明遇望着海伦娜道:“海伦娜小姐,你上次购买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在欧洲销路如何?受欢迎吗?”

海伦娜微笑道:“受欢迎,非常受欢迎!回到欧洲之后,我送了两匹丝绸、三罐红茶和两件瓷器给教皇,教皇对这些珍贵的礼物赞不绝品,比送他一百斤金子还要激动呢!我们总督又赠送了几块茶砖和一件瓷器给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皇帝同样激动不已,将瓷器用白银包裹起来珍藏在自人金库里,平时看都不让别人看一下,只有少数几位心腹大臣才有幸能与皇帝一起欣赏这件艺术珍品。”

刘明遇满不在乎的道:“有没有这么夸张?这玩意儿大明多的是!”

海伦娜苦笑道:“茶叶、丝绸、瓷器、香料这些东西对你们来说当然是非常寻常,但是对欧洲来说却是就连贵族都不见得有福气享用的奢侈品。对了,那个水泥在威尼斯同样大受欢迎,总督已经下定决心要采购十万袋,用以修建要塞和公路。”

“水泥没有问题,别说十万袋,就算是一百万袋,我也有能力提供!”

刘明遇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不过你需要等等,吕宋岛的水泥生产能力有限,勉强满足消耗,这需要从辽东运输!”

“要不,你把水泥配方卖给我吧?”

“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就算我把配方给你,你们也生产不出来!”

“你们都能生产出来,我们会生产不出来?”

刘明遇不以为然的笑道:“我还真不是小看你们,光一个球磨机就能难倒你们了,配方就别想了,看在大家是朋友的份上,我给你打个八折吧,买得越多折扣越优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