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如珠似玉 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第1页)

给顾如玖发髻插上最后一支金簪的不是丫鬟,而是京城的一位全福老太太。老太太已经八十多高龄,手上的皮肤满是皱纹,但仍旧看得出这是一双保养良好的手。

“祝愿新娘子与夫君恩爱和美,情比金坚。”

老太太手有些颤抖,但是金簪却紧紧的插好了,她带着慈祥的笑容,摸了摸顾如玖鬓边微微颤抖的飞凤步摇,“姑娘眉目清明,日后是个有福气的。”

顾如玖抿着嘴笑了笑,察觉到这位老人的善意,她低声道谢。

“老生活了这么大岁数,见过不少人,经过不少事,自认还有些眼力的。”

老太太从婢女端着的托盘中拿起金梳,在顾如玖的额前轻轻一碰,“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放下金梳,她拿起绣着囍字的红底金纹香包,系在了顾如玖腰间:“鸿运加身,百邪不侵。”

最后她拿了柄如意在顾如玖鞋面轻轻一敲,笑着道:“瑞气千条,子孙满堂。”

做完这一切,立刻有丫鬟上前扶着老太太在旁边坐下,又是端茶又是奉点心,没有半点怠慢。

杨氏上前朝老太太福了福:“让老太太受累了。”

说完,双手奉上红封。

老太太也不推辞,笑着接过红封:“能为皇后娘娘道福,也是老身的荣幸。不过皇后娘娘是个有泼天福气的贵人,老生便厚颜沾沾这福气了。”

她句句话都很吉利,杨氏非常受用,对她的态度更加热情起来。

顾如玖端坐在镜前,听着母亲与全福老太太交谈,扯着嘴角笑了笑。

突然院子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传来不少人的说话声,声音越来越近,很快就到了她的院门外。

她抿了抿嘴角,缓缓站起身,走到了杨氏面前。

杨氏红着眼眶,含笑看着如同花朵般的女儿,柔声道:“今日过后,你便是大丰的皇后,万民之母。我顾家的家训,你可记得?”

“女儿记得,”顾如玖喉头有些哽,“戒骄戒躁,泯躯而济国。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

“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杨氏走到女儿面前,笑着道,“我的小女儿,总算长大了。”

顾如玖眼中的酸涩几乎要忍不住,她朝杨氏深深一福:“不孝女,向母亲拜别。”

杨氏站着生生受了她这个礼,待她行完礼,才接过全福太太递来的霞帔,缓缓给她盖上。

顾如玖看着眼前的世界变为一片红,屋外那个即将娶走的男人,正在作着一首催妆诗。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她闭上眼睛,把盈在眼眶的眼泪,生生的逼了回去。

房门开,她听到脚步声朝自己走近,她知道,这是大哥。

大哥身后还有其他人,她的手中多了一条红绫。

“妹妹,我送你出门。”

趴在大哥的背上,她想起了小时候大哥二哥背着她玩耍时的热闹,想起了二偷偷给自己带零嘴回来时的样子,还有父母宠着她护着她的一幕又一幕。

她想回过头再看一眼身后的父母与二哥,却听到身边充当媒人的胡太太小声道:“贵人,这会儿可不能回头。”

是了,按照婚嫁习俗,嫁女出门的时候,是不能回头的。她喉头梗得难受,抱着大哥脖子的手臂加重了力道。

顾之瑀的脚步微微一晃,继而小心的背着妹妹,一步步朝停在大门口的三十二抬花轿走去。

走在拐角处时,原本走在前面,握着喜球红绫另一端的晋鞅突然靠近顾如玖,在她耳边小声道:“久久别怕,还有我在。”

顾如玖头微微一动,握紧了手中的红绫。

替顾如玖撑着伞的胡太太差点操碎了一颗心,陛下这是怎么一回事,新娘子还没出娘家门,就跟新娘子说话,这岂不是坏了规矩?

不过对方是陛下,她也不好说什么,只当没有听见没有看见。好在拐过弯以后,陛下又恢复了正常,没有再往新娘子身边蹭,不然就太不像样了。

新娘与新娘每走出一道门,就会响起热闹的鞭炮声,等出顾家大门的时候,鞭炮响声震天,相邻的几条街都能听见。不过除了有身份的宾客以外,谁也不能靠近顾家的大门,更别说上街围观新郎新娘。

顾之瑀背着顾如玖上了轿子,退出轿子前,他不舍的回头看了眼,才让胡太太放下了轿帘。

察觉到大舅子对久久的不舍,晋鞅朝顾之瑀拱手道:“请大舅兄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