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长安郑良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6章 风定长安三十(第1页)

三年后

元兴六年,裴宁受召归京,转任考功郎中,迁中书舍人。

是年冬至,皇帝于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并以皇后苏荷收复两京,北退回鹘之功,定为亚献。

因高宗朝封禅时,以武后为亚献,最终导致武周代唐之事发生,群臣惶恐不安,连番上奏劝阻。

却遭到了李忱的斥责,并坚持举行了冬至祭祀。

女官的设立,加之祭天一事,皇帝的行为,彻底惹怒了受压迫已久的守旧派朝臣,他们集体上疏反抗,甚至是引发政变。

三省六部,联合九寺五监等数百名官员深夜闯宫,被禁军围于殿前。

李忱站在城楼上,没有宣布对这些朝臣的处置。

“如果今夜圣人血洗了朝堂,那么国朝在短时间内就会陷入瘫痪,恐怕这个天下,将再次纷争四起,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回到京城的裴宁劝谏道,“圣人既不能太手软,可也不能太过强硬,酷吏之法,目的在镇压。”

“现在显然已经压不住了。”

皇帝说道。

“这是一次爆发,如果能够顺利压下去,那么圣人想要开设女科之事,便能轻松很多。”

裴宁说道。

“怎么压?”

皇帝说道,“难道要向周世良所说,以他们的家眷相要挟吗?我要做的,就是为弱者讨公道,而现在却要拿无辜的弱智作为人质,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失信于那些弱者。”

“交给臣去劝说吧。”

裴宁叉手道,“在这个世上,即便恶人,也总会有自己在意的事情。”

李忱挥了挥手,便离开了城楼去见了卢氏,裴宁则踏入殿院。

禁军为其让开了一条路,群臣看着天子的宠臣,纷纷出言辱骂,“裴宁,你身为进士,饱读诗书,竟不规劝天子而反其道行之。”

“祖宗之法不可废,难道武周朝的血案还不够惨烈吗?”

“圣人这是要再培养出一个苏后吗?”

“天圣十四载,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陆善发动叛乱,短短几月便攻克洛阳,半年时间便攻陷了长安,其中风高二将被诬杀,哥舒撼兵败灵宝,死于洛阳,天子西逃入蜀,大唐兵败如山倒,那段沉痛的时间虽然过去了,但并不久远。”

裴宁叙述着过往,“国家蒙难,百姓流离失所,那个时候,诸位公卿又在哪儿呢?”

“是在江南避难,还是在蜀中欣赏着山水。”

裴宁继续说道,“如今天下太平了,诸位公卿方能在此处畅谈天地,难道诸位公卿看不见功臣的血汗吗?”

“以皇后之功,当推国难第一,抛开皇后的身份,其对北唐再造之功,难道不够资格登上祭坛?”

裴宁质问着一众大臣。

“你们享受着安宁,却忘了这是将士们用血汗与性命换来的。”

“如果天下将因你们再次生乱,诸位公卿又有何颜面去见宗祖?”

裴宁不想走上威逼利诱那一步,因为那样只会留下更多隐患,“朝廷缺了你们,可以再提拔一批人上来,但是你们的家中,又当如何呢?”

“现在只要我一声令下,今夜你们谁也走不出这道宫门。”

群臣看着剑拔弩张的禁军,因为裴宁的一番话,使得有人开始动摇与恐慌。

--------------------------------

——紫宸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