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悍妃在上最新章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章(第1页)

第171章

谁都没有预料到事情竟然是如此收场。

包括熙帝。

熙帝收到消息后,当场急喷了一口心头血昏厥过去。待其再次醒来,面临的就是两个儿子尽皆毙命,宫中死伤惨重的一团乱局。

这也就罢,次日天刚亮,皇宫的乱局还没收拾完,又接到一个消息。

齐王意图不轨,带兵数万前往京师,为太子获知,命人前去阻拦。两军混战之时,齐王失了一臂。

又是一记重创。

没人知晓熙帝是什么样一副心情,强撑着将乱摊子收拾了一下,熙帝便直接卧病不起了。

这次是真的卧病不起了,郑海全是证人。

另一边,萧皇后和许贵妃这两个女人现在已经疯了,一个死了唯一的儿子,一个是两个儿子一死一残。萧皇后不顾体面,直接去了淳鸾宫,与许贵妃两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堂堂的一国皇后和贵妃,居然像市井泼妇一样拽头发抓脸踹肚子,无所不用其极,还是身旁各自的宫人死命才拦下。

不过这一切熙帝已经没功夫管了,朝中之事暂时交由两位丞相打理,萧皇后还是管着后宫,但熙帝也下了谕旨,晋王叛乱之事与许贵妃无关,许贵妃还是贵妃。

与晋王一起合谋叛乱的成国公府,被抄家,全家下狱,等待熙帝的处决。承恩侯却因许贵妃暂时没有倒台,只是被囚禁在承恩侯府里,至于其他参与进来的人家,自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被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

这再次印证了一句话,没有点底码的,从龙之功不是那么容易得的,一个不小心,就是祸害满门。

真正的大头,暂时都没有处理,处理的都是些小鱼小虾。不是不能处理,而是熙帝不发话,哪怕是两位丞相也只能暂时只做表面工作,先把事情压下来再说其他。

而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选出未来的大统继承者,因为熙帝眼见着是不行了。

熙帝如今病得很重,仿佛这次事件一下子完全掏空了他所有的精力。人连起身都无法了,话说多了便会疲累昏迷。

而继承大统之人也没甚可挑的,熙帝有五名成年皇子,仅也只有这五名皇子。太子殁,晋王亡,齐王参与叛乱又是残废之人,仅剩下就是云王和景王了。

可云王胆小懦弱,又是个怕妇人的,历来在京中名声不好,而景王自小有哑疾,虽之后听说被治好了。太子膝下倒是有三子,只可惜没有一名是嫡子,均是庶出。

难不成这未来的大熙朝天子,要从太子那几个年幼的小儿中挑?

对于此举,萧皇后是乐意之至,死了儿子,孙子即位她也是毫无意义的。可朝中提出异议的大臣太多,包括徐丞相都不赞成此举,更不用说还有个恨她入骨的许贵妃了。

不过这一切与云王和景王俱没有关系,眼见得偿所愿,他们这两个离开封地的藩王自是得赶快回了封地,若是一个不小心露了行踪,那可就是众矢之的了。

要知道太子与晋王的死,整个事件中都透露出一种诡秘的蹊跷。

只是这会儿熙帝身体不济,再加上还有一大堆烂摊子等着收拾,自是没有精神去查探。而有些明眼人却是碍于不想搀和进去,也就佯装不知情罢了。就只当是太子与晋王双方对撕,不小心撕了一个两败俱伤。

*

要说许贵妃在这世上最痛恨的人,那非萧皇后莫属了。

两人明争暗斗几十载,从没儿子到有儿子,到儿子成年,到两人都死了儿子,那是几世不解的死仇。

这次晋王叛乱逼宫,许贵妃自然不会觉得是自己儿子的错。其实这件事没有谁对谁错,说白了不过棋差一招,一遭尽毁万劫不复罢了。

两个儿子一死一残,许贵妃自然伤心欲绝,可在这皇宫里是没有时间给你去伤心难过缅怀往事的,眼见萧皇后开始上下蹦跶筹谋着让自己孙子即位,许贵妃强忍悲痛也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