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步步生莲月关百度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部分(第1页)

再决定把人往哪里带。杨浩心里是属(zhu)意到了广原城后,把难民分散遣往中原的,官家的心思他或多或少也猜到了一些。

一路担心着难民们的安危,想着他们赶到之后下一步的安排,杨浩快马疾驰,已经到了子午谷前。纵马踏上一个绿草高坡,看到眼前的情景,杨浩的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下来了。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有情便有泪!

眼前,是络绎不绝的逃难大军,前不见头,已没入山谷之中。后不见尾,正连绵不断而来。这支队伍不像兵,民不像民,个个都跟叫花子一般,扶老携幼,踉踉跄跄地奔向山谷。不管如何,他们还活着、还活着。就连范老四,刘世轩这样杀人不眨眼的兵痞,看到眼前的一切,双眼都红红的。

“走,咱们过去,让大家在这里歇息一下,告诉大家伙儿,粮食马上就到。”杨浩扬手一鞭,便当先奔下坡去。范老四,刘世轩和一身袈裟的壁宿立即紧随其后。

“我是钦差杨浩,罗将军在哪里?”

杨浩冲到近处,勒马驻足,拦住一个依稀有点军士模样的汉子问道。他的手里还有一杆枪,此时用枪杆儿拄着地,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

那人一听大喜:“钦差大人,钦差大人,你可回来啦。罗将军在后面。”

杨浩见他疲惫的样子,便道:“你等可就地歇下,粮草马上就到。”

那人道:“歇不得,契丹人马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大军云集,罗将军命我等速速将人带进山谷藏身,他自率兵断后,迟了的话契丹骑兵包抄上来,我们再无一战之力了。”

“甚么?”杨浩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此时此刻,这般情形,契丹人大军云集,这时还用什么大军。只消一支千人队,就可以如屠猪狗一般从容斩杀这数万军民了。难道……难道到头来终究是功亏一篑,老天也要亡我吗?

一时间,杨浩手脚冰凉,只听那士兵又道:“官家的大军也到了,正与契丹铁骑对峙,我们需得尽速入谷,暂避兵锋。”

杨浩一听这话,已经死掉的心又恢复了一丝活气儿:“官家大军也到了?”

“在后面,都在后面。”那士兵向队伍后面指了指,杨浩再不搭话。立即策马迎着队伍驰去。范老四和刘世轩跟在他后面一路吆喝着:“大家行快些,粮食马上就到,进了山谷便有饭吃啦,大家都走快些。”

那些脚下虚浮的百姓听了这个消息果然振奋起来,他们使尽最后一丝力气,行进的速度加快了一些。杨浩奔到队伍尾部,这时辍后的人已经不多了,人群稀稀落落。杨浩纵目一看,便看到了罗克敌站在一个高坡上正挥着手催促辍在队尾人数不多的人赶紧走赶路。

杨浩快马加鞭,一直冲上山坡,高呼道:“罗将军!”

罗克敌闻声回头,一见是他,狂喜道:“大人,粮草到了?”

杨浩站在山坡上,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已是根本答不上话来。

在他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平原上,两个庞大的军阵正在徐徐调动。杨浩见过罗克敌摆阵。可是那几千人马匆匆摆出来的小阵与眼前的大阵相比,简直天壤之别,眼前的大阵让人看了一眼便目眩神驰。以前,看电影,听评书,把阵法说得玄之又玄,可那些玄虚大阵在眼前这俩个弥漫着冲霄杀气的大阵前简直就是小孩过家家,可笑到了极点。

这才是真正的战阵,没有那许多花哨,也没有繁缛,说到底,阵法其实就是诸兵种的合理分配,担负不同任务的诸军营的合理安排。

士卒攻守保持队型的一种必要手段而已。否则数万人一旦同时投入战斗,马上就会变成一场毫无秩序的混战,根本无从调度指挥发挥威力了。

有阵还是无阵,在当时的指挥条件、兵员素质和武器限制下,是能否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年前秦军队以弱胜强。屡战屡胜。最后却在淝水之战时百万秦军一败涂地。王猛以十万步卒大败前燕数十万铁骑,俱有战阵之功。

杨浩立马坡上,眼前平原上难民们逃来的方向是空荡荡的,这是一片开阔地。在它北面,就是一座庞大的宋军军阵。先锋阵、策先锋阵、大阵、前阵、东西拐子马阵、无的分马、拒后阵、策殿后阵。。。。。。

一眼望去,那是一座座各具功用的小军阵就像无数的凿、斧、锯、锉、锥、钳,组成一台精密的杀人机器,虽然每个小军阵之间都有宽敞的间隔,但是没有人敢轻率地冲进去,否则数百人、上千人的队伍,也足以在一瞬间被绞得粉碎。

开阔地的南面,也就是他们行来的这一侧,居然是契丹人的阵营,真不知道他们的大军怎么竟然绕到宋军的前面,截住了他们的去路,契丹人也有步卒,但是同宋军配置弓弩手超过七成相似,他们军中骑兵的配置也超过了七成。

契丹骑兵的前军正在布车悬阵,这是昔年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研究出来的一种骑兵突击战术,一个个骑兵锥形阵正在有序地排列开,前后、左右、不同兵器的使用,各骑之间的间隔便也不同,战马之间留出了足够的空隙,使他们发起冲锋时敌军步卒可以闪躲让路。

但是……骑兵队伍也是几十排甚至上百排的,而且每一派骑兵都是错列的,一旦让他们发挥出突出威力,他们可以像除草机一样,扫平眼前的一切。他们是没有专门的弓兵的,宋军要训练一个合格的弓兵耗时良久,可草原上的骑士人人都是善射的弓手。

“杨大人,杨大人?”

“啊?啊……喔,运到了,运到了,罗将军,你可还好。”

罗克敌虚弱的摇摇欲倒,却欣然笑道:“杨大人,末将幸不辱命。百姓们……我都带回来了。”

范老四策马过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把他扯上战马。杨浩道:“老四,快送罗将军到后面,我来殿后。”

范老四应了声是,不顾罗克敌抗议,载着他便向后奔去。杨浩抬头再看宋军军阵,那大阵已经将要布置成形了,靠近右侧山谷,集中布置的是宋军骑兵,看来正是由于这支骑兵队伍虎视眈眈地压在那儿,对面的契丹人马唯恐突袭难民队伍时被他们攻击侧翼,这才放过了叫花子队伍,与宋军保持着对峙状态。

眼看大战一触即发,杨浩无暇多看。抓紧机会冲下山坡,对剩下的不多百姓高呼道:“快,马上进入山谷,到了山谷就有饭吃!这边要打仗了,快点走!”转头他又对刘世轩道:“你快走,催促粮队加快行进。也入山谷隐藏,两军一旦战起,恐怕会扫了兵尾。”

刘世轩知道事情紧急,连忙应声去了。

这时,只见一个妇人转身要往谷口外冲,一个老汉满脸惶恐地拦着他们,杨浩气冲冲驰马过去,喝到:“还不入谷,你们在磨蹭什么?”

那妇人哭叫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她落在了外面。”

那老丈愧然道:“马大嫂,真是对不住。老汉。。。老汉。。。,唉。你不能出去哇,否则哪里还有命在。”

杨浩惊声道:“马大嫂?你的孩子。。。狗儿怎么了?”

妇人回头他,不禁又惊又喜:“杨大人,狗儿生了病,小妇人实在抱她不动了,本托刘大叔照应。谁知。。。。。。”

那老汉顿足道:“老汉也没了力气。迫于无奈,央了一个汉子帮忙。谁知。。。。。。谁知眼看两方的兵就要打起来了,那汉子胆怯,竟将孩子丢在了前边,唉,老汉对不住你哇马大嫂。。。。。。”

说着那老头儿也急出泪来,杨浩听了抬头向那片空旷地上望去,只见契丹人的阵营中战马微微已起骚动。对面宋军阵营,后面一个个枪兵与弓手搭配的正在“锉锉锉”地向前挺进。